在北京市优秀校长群体中,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王红艳无疑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校长。一方面,源于其两次从零开始的从教历程。因为工作调动,曾任副校长的王红艳来到北京后从一名普通任课教师做起,再次脱颖而出,任职副校长、学区主任。另一方面,源于其“有思想、有追求、有担当、有魄力”的人生积淀,心有大我,求是创新,正在成长为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红艳
2022年10月,刚刚担任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一个多月,王红艳经过多方协调,拓展体育活动空间,在田村的山上找到了一块足球场,把学校三、四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搬到“山”上去。学校体育组的教师设计了50米短跑、接力赛、越野跑挑战赛等丰富的体育活动项目。
有了宽敞的活动场地,学校的操场不再拥挤,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体育课。陈思羽同学说:“第一次感受到了老师讲的‘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臂’,第一次感受到了‘步频和步幅’,第一次感受到了‘深呼吸’的作用……每一次奔跑都能感受到风从耳边掠过的速度,每一次奔跑都能感受到‘心跳’的速度,每一次奔跑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一次自我的释放。”
说到体育,张梓桥同学非常兴奋:“我最喜欢的就是体育比赛了,想想同学们的加油声,想想畅快淋漓地奔跑,就让人兴奋。”
目前,玉泉小学的校训“德如玉、智如泉”增加了“健如山”的内涵,让玉泉学子以如玉的品德、如泉的智慧、如山的体魄,书写无限可能的精彩人生。
著名教育家张伯苓被尊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他曾说: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他创办的南开大学,体育真正与智育、德育同等重要,在张伯苓看来,体育不仅仅是一项体能训练。“体育发达,非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
王红艳的办学深受张伯苓教育思想的影响,也得益于她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当年,她的体育课就是在山上,爬山路如履平地。工作35年来,她一直坚持体育锻炼,从没有请过病假。王红艳一直强调“健康第一”的理念,她认为青少年正处于骨骼发展的关键期,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就是核心学科。
每天早上8点10分学生们集合,20分钟跑完六圈后开始上课。四年级乒乓球进课表,每周一个课时。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充分利用周边的场地、场馆资源,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体育教育,开展篮球联赛、足球联赛,开设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橄榄球、花样跳绳、旗舞等体育类社团,让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有一个“荣誉时刻”,王红艳亲自为孩子们颁奖,激励他们在篮球、足球、科技、舞蹈、管乐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天生我材必有用。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赛道,让孩子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只给知识不给自信的教育不是好教育。”王红艳说。
“我们的教育总是在补短,不是扬长,我们有义务告诉家长,孩子在哪些方面优于同龄人,有哪些方面的特长。每个孩子的家庭出身是不能选择的,教育能做的事情就是让出生在不同家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相对优质的教育。”
玉泉小学开展适性课程,让孩子们在一年级去体验,让老师去发现好苗子。有了体验之后到二年级再去做选择,扬孩子们之长,学有所长。学校倡导任务型学习,让老师们学会设计教学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路径,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从研究教法到研究学法的转变。教师在大单元备课下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再形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是学生学习出来的,关键在悟。老师们要知道如何放手,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把课堂放给孩子,做到收放自如,要有思维碰撞的火花。”王红艳说。
“学科教学都有一个终极目标,教师要心中有课标,终点有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实现路径上去探索,去实践。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就是一笔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要不断提高教材的校本化实践和再消化能力,使学生形成学科素养、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价值观。”
王红艳认为,小学教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学科知识并没有那么深,深了也没有用。要知道小学阶段什么是最重要的,要在教育观念上达成共识。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文化传递、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过程。育人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最终落脚点是人,是一个完整的人。
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无非是一个好身体,一个好习惯,一个好品行,就是好人生。教学就是一种路径,教学的内容永远指向终极目标,寓教于乐,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看似无意,实则用心。从表面上看是活动或游戏,实际上紧紧抓住了学科的本质,让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往、表达、处理矛盾,这就是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麻烦都是教育契机,班主任工作是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阶段,丰富教育教学经验,锻炼统筹能力和处理家校关系的能力,为成为优秀干部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王红艳看来,好老师首先要有仁爱之心,有源自心底的善良。一个教师面对40多个鲜活的生命,没有爱心是做不好教育的。教育是着眼未来的事业,教师对孩子的爱、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方法和能力。一个教师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职业道德高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区别于其他行业。第三,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构建自己的思想高地。今天的孩子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数字和网络技术在令他们更高效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通过多元化的网络虚拟空间重构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难免捉襟见肘。教师的学习能力体现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跨学科教学等方面。
“亲其师,信其道。”王红艳经常鼓励教师做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做温和而坚定的老师,成为孩子们人生路上的榜样。教师内心强大,才能教育孩子勇敢、坚强,一个坚强的教师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引领教师的发展,不断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满足他们的发展诉求。
谈到教师的成长阶段,王红艳认为青年教师五年之内要站稳讲台,多向老教师学习,多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多了解自己任教的学科,学会处理家校关系,平稳度过这一阶段。任教5到10年的教师,要通过磨课、赛课,努力成长为某个学科的骨干,在专业成长上初步实现自己的诉求。任教15年以上的教师已经成长为成熟期教师,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一个好老师工作20年后,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教育学生、家校协同,还是在建立班级文化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如果说教师任教的前10年为‘蹲苗期’,逐渐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那么任教15年,就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任教25年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分水岭,或者成为优秀教师、学校干部,或者成为学科带头人甚至特级教师、教研员,或者安于本职工作,默默奉献。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多发生在这一时期。”王红艳说。
熟悉王红艳的人,无不为她深厚的教育情怀、自然清新的优雅气质、坦荡率真的工作作风所折服。她用自己的眼睛和心观察自己和教育,善于做选择,也敢于坚持,不随波逐流,带着一种超然脱俗的舒心,以独有的姿态去办教育。她不沉浸于已有的成就,也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气馁,追求教育的诗意和远方。
近一年多来,玉泉小学的变化日新月异。少年科学院成立,四、六年级健康水平测试全区排名提前了近60位,体育和劳动教育进一步加强,研学活动向纵深发展,家校共育内容不断完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食堂饭菜更好吃了,“与校长共进午餐”活动开展,姚知涵同学荣获全国青少年四季滑雪挑战赛女子双板U8组第一名,一名重度抑郁症同学在校长和老师的关爱下开始主动与人打招呼了,学校还为一个失去母亲(父亲常年生病住院)的孩子设立了专项基金……
2023年12月21日,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暨北京市教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融合·启智·创生——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的玉泉实践”分论坛举行,通过课堂观摩、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主旨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示了玉泉小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方法与路径。
王红艳在论坛上作题为“融合·启智·创生——新时代小学科学教育的玉泉实践”的主旨报告。她介绍了具有玉泉特色包含科技基础课程、科技拓展课程和科技实践课程的“星星之火”科技课程体系,分享了玉泉的教育思考和共绘育人“同心圆”的经验,诠释了一所基础教育小学在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科学教育的“应为”与“可为”,为探索科技普及与科技创新并重的科学教育之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范式和有益的经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短短一年半的时间,王红艳带着闲庭信步的从容,带着不卑不亢的淡定,带着无所畏惧的勇气,以自己生动丰富的办学实践再次证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