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侯宝林的相声“卖布头”出自天桥东市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19 14:00

◎王越(文化学者)

现在人们所说的天桥市场,实际是个总称。民国时期,天桥市场以永定门大街北段划分,街东称东市场,后为原崇文区管辖;街西为西市场,后属原宣武区管辖。按照在天桥说书多年的评书名家连阔如的说法:“天桥市场地势宽阔,面积之大,在北平算是第一。各省市的市场没有比它大的。东至金鱼池(不包括),西至城南游艺园(不包括),南至先农坛、天坛西门,北至东西沟沿,这些个地方糊里糊涂地都叫天桥市场。”

还在道光、咸丰年间,随着天桥地区游人的增加,这一带逐渐出现了流动摊贩和招揽游客观赏的打拳、卖艺、说书、唱曲等撂地艺人,这是早年天桥的雏形。因为朝廷不对这里征收捐税,到了清末民初,相继在此“撂摊”的京剧、评剧、曲艺、杂技等各界民间艺人有名有姓的就多达600多人。清末民初人震钧所著的《天咫偶闻》中,有对天桥市场较早的描绘:“天桥南北,地最宏敞,贾人趁墟之货,每日云集。……今日天桥左边,亦无酒楼,但有玩百戏者,如唱书、走索之属耳。”说明清末已有商人在天桥附近设摊售货并出现了曲艺、杂技等娱乐内容。不过,直到光绪十余年间,天桥的南面仍旧旷无房舍,官道之旁仅有树木荷塘。即使在天桥北大街两侧,那时也仅仅各有一个广大的空场而已,在空场的北面建有几幢酒楼茶肆,场中虽有估衣摊、饭市及说书、杂耍摊棚,但为数不多。

50年代的永内大街

在天桥市场中,最先兴起的是天桥东市场。民国初年,天桥以东的空地上集聚了不少摊贩。旧铁器杂项摊从天坛根摆起,沿龙须沟北岸往东,直摆到精忠庙街,长约半里,汇集了上百个这样的小摊棚,称“铁巷子”。所卖的旧货,或是由当铺内过期打出的;或是因铺户关闭存放售卖的;或是住户搬家离京出卖的;或是收废旧物品的小贩收来又出售的;甚至还有贼赃小道物品偷偷售卖的。1910年,在东市场(今国家自然博物馆)处,建成天桥第一家名歌舞台的戏园子,随后在它南边建成乐舞台、燕舞台,这三家以苇席搭的戏棚子一字排开,都以演评戏、河北梆子为主。这一年,赶上新即位的溥仪皇帝到天坛祭天,站在坛门北望,见天桥一带棚帏杆幌,锣鼓喧天,便向地方官员询问是何所在。地方官员以为皇上不高兴了,急忙下令拆除天桥以南路旁的市场,摊商被移到东龙须沟北岸金鱼池一带。但这里地势偏僻,游人稀少,营业萧条。

到1912年共和时期,商户代表与官府商议,又将商贸集市迁回天桥以南的大路两侧。后因修和平门外的道路,春节的厂甸庙会也暂时移到天桥的香厂一带,与天桥市场连成一片,于是这个地区又兴旺起来。待到天桥西面的天桥市场建成以后,以所在位置称这里叫东市场。以后摊贩购买地皮自建低矮房屋,渐成院落窄小、狭窄而不规则的街巷。

民国七年(1918年)1月16日晚,坐落在天桥街西的升平戏棚失火,升平戏棚和附近摊棚都是席箔搭的临时棚,属易燃之物,虽然有消防队和商民水会等赶来救火,但火势很猛,不容易控制。接着又将大街东的燕舞台、歌舞台等烧着。当局为避免再次发生火灾,明令各家戏园由席棚改为砖灰墙,铅铁板盖顶。从此以后,燕舞台、歌舞台虽然曾筹资重建,但这时西市场的戏园、电影棚和各种文娱、杂耍场子等大量出现,游人观众都拥向西市场,东市场的戏棚观众寥寥无几,生意不振,遂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前后,先后停办,废墟成了菜市和棚户民房。从此,东市场只有货摊,没有戏棚和其他文艺娱乐场子。

1936年天坛东市场的自建胡同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张次溪先生在《北平天桥志》里写道:“天桥之东,第一道街,名曰天桥东一巷……此外,尚有街巷甚多,如六合公、忠恕里……此街商贩,俱临时营业,多无柜房地。”天桥东市场一巷至七巷,所售货物按巷分列,如东市场一巷原是木器市,二巷是估衣市,七巷原为老菜市,东市场中街出卖皮货。东市场西街原为卖布的地方,据说侯宝林先生脍炙人口的相声“卖布头”即源于此。

天坛是中轴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2011年以来,东城区恢复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2018年天坛南门、西门外,核心区最大简易楼腾退,让被包裹在里面的天坛坛墙亮出来,重现天坛整体建筑的宏伟和壮观。

供图/王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