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后,金融监管总局首个完整年度工作任务出炉。
1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并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对于2024年工作,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金融监管总局系统年度重点任务目标,以责任定目标、以目标抓考核、以考核促落实。
根据梳理,金融监管总局系统年度重点任务目标共有8个,其中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是首个目标。此外,强监管严监管、化解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等依然是2024年的重点工作目标。
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风险之一。
2023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一省一策”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动城商行、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和风险化解。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日前披露,2020年以来,农村中小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2.3万亿元,超过此前六年之和,大额贷款占比下降5个百分点,贷款占总资产比例提高8个百分点,风险总体可防可控。
合并重组成为提高中小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有超120家中小银行发生股权变更,多家城商行、村镇银行获得地方国资、主发起行增持,北京大兴华夏村镇银行、广西融水柳银村镇银行、霍林郭勒蒙银村镇银行等7家村镇银行因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而解散。
金融监管总局会议称,将全力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把握好时度效,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工作。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机制,落实机构、股东、高管、监管、属地、行业六方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
近几日,针对房地产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密集发声,释放最新监管信号。
在1月30日的工作会议上,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督促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落实经营性物业贷款管理要求。
4天前(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召开会议,部署推动落实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相关工作。并提出要按照公平公正原则,筛选确定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
截至记者发稿,已有两地发布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1月30日,广西南宁市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向当地金融机构推送了第一批107个房地产项目”白名单”;重庆市也已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并梳理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314个,融资需求约830亿元,于30日当天向辖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异地城商行、三家市属法人银行等28家主要银行推送。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南宁、重庆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率先持续落地,表明这些城市响应行动迅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和运转速度快,准备充分。对白名单中的项目,商业银行将根据项目状况及融资支持的标准进行评估。一方面,对资产负债合理、还款来源有保障的项目,银行将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融资贷款会尽快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对暂时资金困难但能保持资金平衡的项目,也会灵活给予新增贷款支持。
金融监管翻新篇
金融监管总局挂牌成立后,我国金融监管翻开新篇章。
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香港第十七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自成立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改革组织架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改进监管方式,努力为全面提升监管质效奠定良好基础。
去年以来,在内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强监管面临诸多挑战。既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平稳过渡;又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强监管敢于亮剑。从数据来看,金融监管总局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去年前三季度共处罚银行保险机构297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5512人次,罚没合计63亿元。
在机构改革方面,“三定”方案落地,同时也顺利完成总局和省市派出机构挂牌,机关内设司局调整和干部调配平稳落地。
金融监管总局此次会议提出,将坚决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全面强化“五大监管”,严把准入关口、严密风险监测、严肃早期干预纠正。紧盯“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做到一贯到底、一严到底、一查到底。
可以预见,2024年推进县域机构改革等工作将是金融监管总局的工作重点。
会议强调,将平稳有序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加快推动省市“三定”落地,稳步推进县域机构改革,同步建机制、强保障、提效能。
此外,会议还提出,将跨前一步强化央地监管协同,加强信息交流共享和重点任务协同,切实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