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1日的分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提出,国内数据要素流通仍处于确权标准化方法的探索阶段。北京应借力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对接国际标准,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按场景分类的数据估值和定价体系。
陶匡淳介绍,目前北京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始终处于引领者的位置。在多年累积效应基础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起步较快、起点较高,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数据基础制度、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数字产业新集群、数据交易平台、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随着《“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我国“数据要素X”行动进入开发利用阶段。北京应立足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结合“全球数字标杆城市建设”“两区”等市中心工作,通过产业、制度、科研等多方面探索、实践,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切实担任起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的重要角色。
陶匡淳建议,首先要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生态环境。建议数据资产化工作与证监会建立业务协同合作,基于现行会计准则,纳入国内外同行财务体系,出台规范性入表方法,加速数据资产入表。同时,要创新数据资产定价方法。“目前,国内数据要素流通仍处于确权标准化方法的探索阶段。北京应借力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继续发挥先行区资源优势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对接国际标准,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按场景分类的数据估值和定价体系。”
对于助力数据要素乘数作用落地,陶匡淳认为,应进一步优化公共数据开放机制。北京市的政府数据、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行业数据量多,政府无条件开放数据量全国领先。可考虑以建立分级分类指南、激励机制、确定年度开放重点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共享数据的范围,加大对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公共交通等重点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力度,降低数据资源获取成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