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参加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委员们陆续报到。十四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主席陶匡淳带着多个提案前来,涉及医疗、营商环境、数字化等多个领域。其中,他提出,应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慢病健康管理北京模式。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中指出“重大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本市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同时为加快慢病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发展,规划中“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生签约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展‘智慧家医’服务”。“尽管北京市在慢病支付方式改革方面已经推动了全国领先的创新支付方式的改革,但在打造智慧慢病健康管理北京模式方面,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陶匡淳表示,
目前北京医联体内慢病健康管理标准化程度有待优化,主要原因在于基层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缺乏覆盖慢病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路径以及智慧化程度不一致等方面。同时,慢病病人的全生命周期体验有待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在慢病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有待加强。“在慢病健康管理领域,国内外已有AI+慢病健康管理的诊疗新模式,结合北京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政策方面的优势,有机会打造人工智能技术在慢病健康管理领域的北京样板。”陶匡淳建议,北京市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例如,纽约州价值医疗慢病管理模式、英国及香港的多团队协作MDT模式等,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在试点创新支付改革的基础上,以保障慢病人群的健康为中心,为慢病病人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整合式健康管理,与医院、医保、患者等各方达成共识,实现多方共赢。
同时,在试点糖尿病和高血压方案的基础上逐步覆盖更多慢性病人群,以医联体为单位,围绕慢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各个阶段,降低慢病患者带病生存难度,逐步实现从“以病种为核心的单病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慢病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打造慢病健康管理的北京模式。
“实际上,中国医生和民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接受度全球领先,北京作为全球科创关键枢纽,应该发挥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等创新手段,激活辖区内病患的慢性病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基于价值医疗导向的区域整合型慢病健康管理数字化转型,丰富不同慢病管理场景下的数字化应用,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慢病健康管理北京模式。”陶匡淳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