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糖友该做哪些检查?
糖尿病网 2023-12-30 16:30

对于糖友而言,最担心的、最想知道的莫过于自己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那么多,从头到脚无一幸免,怎么能提前预防?该做哪些检查呢?

糖尿病肾病: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25%~40%。确诊2型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包括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

其中,最基本的检查是尿常规,检测有无尿蛋白。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以及其他一些非糖尿病性肾病,但是会遗漏尿微量白蛋白。

所以,患者最好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或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定量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常用的早期临床监测指标之一,也是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判断的主要指标。

此外,所有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肌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肾功能。经过年龄、体重校正后,血肌酐可用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价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

数据显示,30%~5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视网膜病变,而且每年有1%的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一旦眼底出现了新生血管,就说明发生了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病一旦被确诊后,糖友们要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如眼底镜、免散瞳眼底摄片,必要时进行眼底荧光造影。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宜每1~2年检查1次眼底,轻度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则需每年检查1次,中度非增殖期就需每3~6个月检查1次,重度非增殖期就得每3个月检查1次。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缺失检查

糖尿病所造成的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影响感觉神经与自主神经,其中又以感觉神经的症状最显著。

周围神经就像电线连接大脑和肌肉、皮肤、关节等组织,以执行动作和接受外界的感觉剌激。发生末梢神经病变时,就像施工时挖断管线,其结果就是不能传递信息,或有“漏电现象”,也就是造成“神经痛”的症状。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和1型糖尿病患者诊断5年后,应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

👉以下检查可用于了解患者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感觉缺失:用10克的尼龙丝检查压力觉,用128赫兹的音叉检查振动觉,用40克的大头针检查痛觉,用凉温觉检查器检查温觉及踝反射,必要时可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

糖尿病足:足部检查评估、下肢血管超声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以导致截肢和死亡。

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均需进行全面的足部检查,尤其是关于以前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病史,以便医生评估目前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下肢血管疾病,以确定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因素。

此外,可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踝动脉与肱动脉的比值,必要时可进行下肢血管超声、造影或CT、磁共振等检查。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心电图、冠脉CT及造影等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糖尿病确诊时及以后,至少应每年评估心血管病变的风险因素。评估内容包括心血管病现病史及既往史、年龄、有无心血管风险因素(吸烟、血脂紊乱、高血压、早发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肾脏损害(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等)、心房颤动(可导致卒中)。

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糖友,202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首先联合使用对心血管疾病有益的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