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睐”的一些会员来说,这可能是难得的体会,距离大咖们那么近。徜徉在暖冬之下的西昌,随意吃个早饭就能碰到濮存昕,或是观剧时发现他和普通观众一样,就坐在自己旁边;也会在咖啡馆偶遇何赛飞,看到她在生活中的优雅。在西昌,这些大咖都是一副悠闲适意的样子,他们混迹于人群中,如普通人一样漫步、聊天、观剧。这一切,也正是大凉山戏剧节坚守戏剧初心的最好诠释——“戏剧即生活,戏剧即我们”。
11月28日至12月3日,“青睐·戏剧文化之旅”来到西昌,在第五届大凉山戏剧节的氛围中,会员们观看了开幕式,欣赏了三部风格多样的戏剧作品,还聆听了濮存昕的新书分享,以及何赛飞关于“表演艺术的融会贯通”的讲座。这是一次山水滋润的戏剧之旅,养眼养心,六天的时间,让身心得到深度的呵护,以至于离开西昌时,会员们纷纷显露不舍之情,感慨时光飞逝,相约同游下一期的“青睐”之旅。
三场好戏
户外版《边城》 体验天人合一的沉浸感
你体验过户外看戏吗?天光是灯光设计,草木虫鸟是舞美设计,还有虫鸣鸟叫的音响助力,那种天人合一的沉浸感,绝非坐在剧场里可以感受到的。这次的“青睐”之行,我们就在听涛谷剧场观看了《边城》。谷剧场被群山包围,四周翠色逼人,还有层林尽染的黄色、红色的树叶,身处其中美不胜收。
沈从文小说《边城》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导演露丝·康内尔将其改编成说故事剧场的方式,她认为,故事剧场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跟人交流,“我们不是假装自己在一个镜框式的泡泡里,而是可以超越一切,直接在此时此地交流。在我的作品里我从来不说观众,说观众就好像他们是你的主人,你需要取悦他们,我更喜欢说客人,大家是我邀请来的客人,这意味着我们都是朋友,不必取悦对方,这非常美妙。我想观众会爱上与演员交流的,因为他们能感觉到你真的看见他们,他们也是演出中的一部分。”
谷剧场的演出无疑对露丝·康内尔的创作意图进行了最好诠释,检完票后,观众就被引领着走向不同区域,仿佛坐在河岸。而演员出现在人群中,向观众讲述着剧中的故事,观众品尝了米酒,将自己对于河流的描述记在专门准备的卡片上。真正的演出尚未开始,但是这些预热已然成为演出的精彩序章。
几位演员虽然年轻,却投入了真诚的情感,肢体语言丰富,有说有唱,还会根据谷剧场的情况,说几句即兴台词。冬日暖阳和周围美景的加持,让会员看完《边城》后,对演员的表演,对剧目,对自然环境,都赞不绝口。
演出结束后,演员还与“青睐”会员进行了交流。问及户外表演与在剧场演出的区别,几位演员表示,户外场地很大,有时候安静或停顿的时间会更长一点,因为要去等待观众的反应。在户外表演,很多东西都可以为他们所用,“比如当我们说到山间有黄鸟与竹雀交替鸣叫的时候,真的有鸟叫声。再比如,我们在这样空旷的环境,肢体会更舒畅。互动的时候有的观众躺在草坪上,非常开心与放松。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中,让我们与观众更近了,这是一场独一无二的演出。”
对于外国导演改编《边城》,主演也表示并无水土不服之感,“就像我们平时会看美剧、英剧,我们都能看得懂。这其实是一样的,当我们看不懂一个戏的时候,一定是那个戏本身有问题。”
主创也坦承外国导演的视角确实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手里拿的一个道具,他们认为要拿蒲扇,有民间味儿,导演却决定拿叶子,认为更有意思。“还有把辣椒作为道具,辣椒在西方代表恶魔,在戏里它代表了噩梦。导演对中国风的理解很有意思,她清楚地知道有些服饰的颜色或图案代表了所谓的中国风,但她不要那些新中国风,她要真正的、原始的、能代表湘西文化的东西,我们很认同她。”
《迷失的水手》 后劲儿太大
作为“青睐”会员,在观看意大利舞剧《迷失的水手》时,感受到了强烈的互动性,坐在第一排的“青睐”会员就成了演员互动的“最佳拍档”。男主演手持便笺,与观众进行互动,而这些便笺上的内容与剧情息息相关。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剧情和角色。
《迷失的水手》充满活力,舞台非常简单,只有一架钢琴和墙上挂的便笺纸,男人弹着他记不起来的曲子,整部剧几乎没有台词,男演员仅仅简单地说“奶奶去世了”“妈妈去世了”。而女演员穿着婚纱,始终跪地进行表演,像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人。
演出不长,但这部戏成了“青睐”会员此行观看的三部剧中讨论最多的一部,对于故事、表演、主题,大家议论纷纷说法不一。虽然主创没有与观众见面,网上也没有太多关于这部剧的资料,但大家仍然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各自烧脑,做出解读。以至于第二天见了面,大家还笑说这剧后劲儿太大了,想了一晚上。会员炜婕说,在夜里听到室友牛姐的一声叹气,牛姐说那是因为自己看完剧后,有太多未知始终憋闷在心,到了夜里,那口气才出去。一席话让大家大笑不已。这种互动和讨论成了戏剧演出的重要延续,也促进会员之间的情感共鸣,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赞德兹》 难得一见的非洲特色
在赞德兹监狱,“一半人是无辜的,一半人是有罪的”。主人公菲拉尼·杜布因一件荒唐的事件含冤入狱,在狱中,他不知疲倦地为自由而战……
这是津巴布韦舞台剧《赞德兹》的剧目内容,两位演员利用肢体和语言表演来质问并探讨在监狱服刑过程中的正义问题。而剧作者向观众抛出一个严肃的问题:“监狱究竟是一个让坏人变好的康复中心,还是让无辜的人潜移默化、没有选择而最终转变成重刑犯的地方?”
导演介绍说,主创团队来自津巴布韦戏剧学院,这个作品是演员毕业展览时一个十分钟作品的延伸,“我们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津巴布韦,但全世界都在上演。”
前来观剧的何赛飞称赞剧本含义深刻,对生命和自由充满关怀,她还被两位演员的表演功力所折服,“一个专业演员需要具备应对环境瞬间变化、内心节奏变化以及不同角色转换的能力。这部戏展现了演员出色的专业技能,包括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掌握。”
两位演员的道具就是一个金属大盆,演员会在盆里“生活”,会击打盆表达心情。对于这个道具,主创说在津巴布韦,这是经常使用的,他们用它来洗澡、洗衣服,甚至装孩子,所以决定将这个盆作为这部剧唯一的道具。
两场讲座
濮存昕:表演的禅意是离开经验
这次在西昌,濮存昕是“青睐”会员偶遇次数最多的名人之一,开幕式上有他的开幕演出——交响诗《这个世界的欢迎词》,他还去看了《边城》,并举行了《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新书分享会,不但亲切地为“青睐”会员签名赠书,还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自传从30万字删到20万字
作为大凉山戏剧节发起人,濮存昕五年来为此倾注不少心血。他说自2019年创办以来,大凉山戏剧节始终秉持着“戏剧即生活,戏剧即我们”的理念,致力于将戏剧融入生活,让生活充满戏剧色彩。“大凉山有很多很多理由让人来了又来。”濮存昕说,“在这里,人们不用疲于奔命地去演出、去看戏、去打卡,大凉山得天独厚的条件创造了一个美妙的世界,这个世界有风光,有戏剧,有暖阳,有舒心,这就是一种戏剧生活。”
今年6月,濮存昕推出了自传《我和我的角色》,以自己曾经饰演过的角色为主线,分享了多年来在演艺道路上的历练、探索、创新和思考。大凉山戏剧节期间,他与大家分享了这本自传,谈角色,说表演,聊人生。
濮存昕表示,这本书是送给自己70岁的礼物,“我曾在电影《一轮明月》中扮演弘一法师,他说过生命在于一呼一吸,我觉得话剧创作也是一呼一吸。我们面对观众的时候,一方面在呼,一方面在吸。写作也如是,书出版之后就已经不完全属于我,也属于读者,读者和我最终成就这本书的一呼一吸。”
这本书稿从30万字删减到20万字,6月17日书首发,濮存昕一直修改到了6月3日,“那天把书稿交出后,我说自己再也不写一个字了,不再校对了,不再删节了。”
收住嘴是一个挺重要的修行
有人问濮存昕何为“表演的禅意”,濮存昕认为,需要离开经验和熟悉的环境,“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和灵感,艺术家有时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系统和城市生活,去探索未知的自然和乡村。”
这种体验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创作素材和视角,就像今年的大凉山戏剧节发起了一个“自然戏剧 乡村发现”的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召集了8个国内外艺术家及戏剧爱好者团队,深入凉山州冕宁县北斗村、昭觉县悬崖村等8个不同的地点,针对各地不同的地貌、自然风光以及民俗民风,开发新的戏剧语句,大胆创作新的戏剧表达方式。濮存昕说:“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演出和观众发生关系的东西,还有一种戏剧冬令营的形式。参与者在这五天里面有一段特殊的生活体验,并将这段体验记录下来。”
濮存昕笑说生活需要有禅意,像他写书滔滔不绝地写了30万字,“写完以后觉得太重太厚了,减掉10万字后,这本书的薄厚和质感都是我喜欢的,所以不用说太多,收住嘴是一个挺重要的修行,要有禅意。”
多学习,多反省
对于年轻戏剧人,濮存昕认为他们非常幸运,可以演出国外经典剧目,有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他建议年轻人多读书,此外,就是多自我反省。
“反省是一种对自我行为的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做出改进。无论是吃夜宵还是返回家,甚至离开剧场,这些场合都可以成为我们反省自己的时刻。通过仔细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并为未来的行为做出更好的决策。”
濮存昕表示,禅讲的是排除杂念,这对于戏剧人来说也非常重要,“通过排除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专注于当下,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内在平静。演出时需要我们全神贯注,而休息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准备下一场演出,其实都是在强调关注和专注的重要性。专注于当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
在长江夔门附近,滟滪堆的一块礁石上刻着三个字“对我来”,据说船行至此,如对着它直驶,即随水旁流,可以避石;若避它而行,则会被漩涡卷入,触石而船碎。濮存昕由此举例说,遇到激流险滩,不要畏惧,也许冲过去就是海阔天空。一方面要勇敢地“对我来”,一方面濮存昕又笑说不能蛮冲,离开你不喜欢的地方,离开你预见到可能是激流险滩的地方,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前进。他建议年轻人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和能力,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和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艺无止境。”
“金鸡影后”何赛飞:我喜欢在人群里
置身于西昌邛海边,烟波浩渺,仿佛进入一幅中国水墨画。而冬日的阳光洒在草坪上,让人心旷神怡。就在这片山水绿意之中,何赛飞举行了一场名为“表演艺术的融会贯通”的分享会。原本的“青睐”行程中并无这一安排,但是,由于活动地点就在大家居住的邛海宾馆内,时间和地点都恰到好处,简直是本次青睐之行非常完美的惊喜“彩蛋”。
入行已经40多年,何赛飞庆幸于做了自己热爱的工作,“虽然最初我都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就是喜欢,我热爱表演,戏曲舞台具有感染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分享给观众,引发共鸣。一个人能够始终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大乐事。”
作为演员,何赛飞认为,首先要掌握技巧,完成表演的任务,“不管是哪种载体,都有人物和故事,你就要去分析人物。拿到剧本的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小角色,也要从历史大背景开始研究。在这个故事里面,你这个人物和大背景有什么关系?你和故事当中的其他人物又有什么关系?这些微妙的关系全部都要摸透。”
在准备角色方面,何赛飞表示,要做好案头的准备工作, “以前我们会看一些文字文献,现在网络非常方便,学习的途径很多。但平时还要多看书,什么书你都得看,特别是小说。我年轻的时候看了很多茨威格的小说,喜欢看他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他的心理分析写得细致到你可以拍大特写。所以,我们一定要多阅读,提高涵养。把人物分析透了有什么好处呢?在台上,在镜头前面,你就是她。如果说没有分析透,台词背得再滚瓜烂熟,你也不一定是她,也许展示越多越糟糕。”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生活。何赛飞说自己喜欢观察生活,平常爱去菜市场,“我喜欢在人群里,还喜欢看电视台播的真人真事,里面的人不知道自己正在被采访,那种反应、表情太珍贵了,我会捕捉他们那种情绪。”
说及表演的融会贯通,何赛飞坦承,学习戏曲对她的影视表演帮助很大,戏曲的很多程式让她在揣摩情绪、表演细节等方面都获益匪浅。
何赛飞不久前刚获得金鸡影后,领奖时她开心得又哭又笑,有人说她可爱,有人说她“失态”。现场提及此事,何赛飞笑说自己看了视频也觉得当时怎么会有那样的表现,“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还有一点是我还蛮真诚的,我不会装,我真的装不来。差也是我,好也是我,你看着舒服也是我,你看着不舒服也是我,我觉得人都要真诚善良。”
何赛飞说她每天都在学习,希望打开自己的智慧,让她聪明一些,“我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我就还蛮努力的,充实自己的生活,多学一点东西。我虽然已经是这个年龄了,但我觉得我老长不大,这种个性也经常让我说错话,这是我要学习的,说话也要注意,但起码我是不会说假话那种人。我当时发表获奖感言时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我这样,或许是我意想不到自己能拿奖。”
何赛飞还积极呼吁戏曲进校园,建议大家平时也学些戏曲,“戏曲有这个功效,它通过一些故事,通过一些情绪,能够帮助人解答一些困惑,释放情绪。”至于普通人学戏曲,何赛飞笑说:“首先说话声音可以好听,知道正确地用丹田发音,平时说话多了也不累,而且对于体态有帮助,穿衣好看,照相都好看,知道如何摆角度,如何控制自己的表情,收下巴。”对于爱照相的“青睐”会员们来说,这简直是太好的建议了,大家都恨不得马上跑到海边摆好姿势,捏个影儿,锁定这段美好的时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