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自己有哪些保单吗?最新“神器”来了!
12月1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总局指导推出人身保险“睡眠保单”
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对广大金融消费者免费开放。
通过信息查询平台,消费者可“一站式”查询自己的“睡眠保单”信息,实现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保单权益的“颗粒归仓”。通过关注和了解自身保单状态,消费者可进一步更新保单信息,优化保险配置,弥补保障缺失等。
基金君亲测后发现,该查询服务较为便捷,目前“睡眠保单”的功能已经放置在“金事通”APP常用服务的第一位。点击进入后,系统即可查询到名下是否有相关“睡眠保单”需要处理。
来看详情——
人身保险“睡眠保单”可“一站式”查询
首先来看此次总局的通知情况——为办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金融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并指导建设完成行业统一的“睡眠保单”一站式信息查询平台,为广大保险消费者提供“睡眠保单”查询便捷服务,提升“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质效。
“睡眠保单”信息查询平台由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搭建和维护,作为一个便捷、安全、高效的信息查询公共入口,对广大金融消费者免费开放。目前,该查询功能已于2023年12月13日正式上线。
消费者直接下载“金事通”APP,经过实名认证后,即可在APP首页“常用服务”项目下的“睡眠保单”模块,查询自己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睡眠保单”相关信息,并通过“联系保险公司”按键与“睡眠保单”所属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通过信息查询平台,消费者可“一站式”查询自己的“睡眠保单”信息,实现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保单权益的“颗粒归仓”。通过关注和了解自身保单状态,消费者可进一步更新保单信息,优化保险配置,弥补保障缺失等。
基金君下载“金事通”APP并注册后发现,目前“睡眠保单”的功能已经排在常用服务的第一位,且在首页BANNER处也安排了“睡眠保单查询功能上线”的查看设置。点击进入后,系统即可查询到名下是否有相关“睡眠保单”需要处理。如有,则可通过“联系保险公司”按键与“睡眠保单”所属保险公司取得联系。
除了查询“睡眠保单”外,该APP还可一站式查询名下人身险、车险、投资性保险等详细信息,并可同时查询“作为投保人”和“作为被保人”的保单信息,可进一步帮助保险消费者定期开展“保单检视”。
开展人身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
何为“睡眠保单”?根据“金事通”APP,该服务的“睡眠保单”是指保险金或现金价值长期未领取的人身保险保单,具体包括:
• 赔偿保险金未领取的保单:自理赔案件结案日开始一年以上仍然未实付的人身保险保单。
• 满期给付保险金未领取的保单:应领未领满期给付保险金大于零并已满一年的人身保险保单。
• 合同效力中止或终止的保单:保险合同效力中止或终止,客户尚未领取现金价值大于零并已满一年的人身保险保单。
在实践中,“睡眠保单”并不罕见,尤其是一些投保日期较为久远的保单。但对消费者来说,“睡眠保单”可能意味着保险保障的中断及资金收益的损失,存在一定风险。
一是保险保障中断风险。因未按保险合同约定按期缴纳保险费致使保单效力中止,可能导致无法理赔。同时,市面上大部分保险产品,保单效力中止时间超过2年后,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被保险人将失去保险保障。此外,保单主险在2年内可向保险公司申请恢复保单效力,但保单附加险可能会因年龄过大、身体健康等原因无法恢复或新增。
二是资金收益损失风险。若被保险人未按保险合同约定时间领取保险赔偿金或满期给付保险金,且保险合同中未约定资金账户的投资规则,未领取的资金将会一直留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利息。
早在2014年,原保监会就曾开展为期一年的人身保险失效保单清理专项工作,全行业共排查出人身保险失效保单1857.93万件。截至2015年7月底,全行业共清理失效保单1857.05万件,涉及现金价值350.70亿元,保单清理覆盖率达99.95%。
今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集中开展“为民办实事”专项行动,组织保险公司开展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
此次人身保险“睡眠保单”清理工作自2023年10月起至2024年9月止,持续1年。由各人身保险公司就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产生的“睡眠保单”对相关客户进行提醒,使消费者知悉保单权益,自主进行领取。
此后,各地方监管局陆续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内保险公司高度重视“睡眠保单”清理专项工作,高效推进摸底排查工作,运用核心业务系统开展大数据筛查;不断完善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相关制度和信息系统,明确保险权益提醒告知等服务规范,建立健全“睡眠保单”定期清理工作机制,防止“睡眠保单”滚动新增。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银保信公司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提供和优化“睡眠保单”查询服务,同时推动金融行业提升主动担当服务意识和金融服务便民化水平,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不断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