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康复专业技能培训课程暨CDQI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质量提升培训课程”“第六届长城国际心肺预防与康复精英培训班”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培训为期4天。
我国心脏康复经过2012-2022年10年的推广,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带领的一大批心脏康复专家的努力下,经CDQI国家标准化认证的心脏康复中心已达324家,心脏康复中心建设单位达1200家余。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在加强心脏康复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心脏康复治疗流程,推动心脏康复健康发展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首都体育学院是体育高校中开展体医融合探索实践的先行者,此次联合开办心脏康复培训班,是双方以人民为中心共同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与体育健身相融合的号召。
此次培训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与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承办,是加强心脏康复质量控制、进一步规范心脏康复治疗的重要培训。
培训共四天,其中11月9日至10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培训中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心脏康复领域的专家围绕心脏康复基础理论知识、全流程心脏康复病例讨论等内容展开从理论到实践的讨论。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主任张岩教授担任“体医融合与心脏康复”环节主持人,组织多位体育学专家做了精彩讲座,向参加培训的医学专家展示了在体育视角下对运动康复和运动健康的新认识,并介绍了首都体育学院的体医工融合创新实践。荣湘江教授、郭丞副教授、杨一卓博士分别作题为“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在心脏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功能训练视角下的心脏康复训练”、“多维度视角下的人体运动与心脏健康”的精彩报告,让参会者对体育院校体医融合创新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不少参会者表示,他们会把首都体育学院的体医工融合创新模式带回各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