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社部发布消息,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效。截至2023年9月,已有668万人纳入职业伤害保障范围,支付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共计4.9亿元。
当外卖、快递等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各类“小哥”则是保障我们生活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力量,其社会保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在此背景下,针对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来得正是时候。
由于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是针对传统的用工方式设计,而部分外卖小哥等就业方式相对灵活,没有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所以无法直接纳入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来保障权益。而职业伤害保障则可以覆盖工伤保险无法保障到的一些流动性大的新型行业,因而也被称为“新型工伤保险”,其保障待遇基本对标现行工伤保险,有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工亡待遇等。
换句话说,这份“新型工伤保险”可以理解为是对工伤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像拼图一样正在不断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补上权益漏洞,特别是对重大伤亡事故的兜底保障功能,让千千万万个家庭吃下“定心丸”。同时,也分散了平台企业的经济风险,对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将好事办好、好政策用好,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并互相借鉴推广。此番在7个省市4个行业开展的试点工作就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依托基础数据开展分析研判,为做好新就业形态群体就业服务和社保扩面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又如,在缴费方式上,针对新就业形态用工方式特点,探索创新了按单缴费的方式。再如,在保障待遇上,标准更高、范围更广等。
“新型工伤保险”是补上权益空白的一小块“拼图”,但从长远意义看,有关部门主动而为、创新探索、扩大覆盖面等尝试,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力量积极参与进来,共同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撑起权益保障的大伞,同时为行业稳健、经济发展乃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带来更多可能性。
一块“拼图”虽小,但其蕴藏的价值却可能很大。期待其他地方也能够开展更多有益尝试,持续为“小哥”们的权益保障做加法。(吴迪)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