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尾胭脂鱼放流入江 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长江中可能仅存在小规模自然繁殖活动
武汉晚报 2023-11-03 12:36

11月2日,在武汉渔政码头,来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爱心人士,联合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举办“零碳新程 星航同行”绿色生态保护主题活动,将1万尾胭脂鱼、5000尾长吻鮠(鮰鱼),以及2条出生于2018年、接近性成熟的中华鲟,50条体长60~70厘米的子二代中华鲟,公益放流入江。

胭脂鱼,是一种外观很漂亮、动作很优雅的长江鱼类,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祖先原始骨鳔鱼可追溯到恐龙时代。

胭脂鱼的成熟期较长,一般雄鱼5龄以上、雌鱼7龄以上才能性成熟,然后上溯到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地的产卵场产卵。产卵期间,它们的肤色从条状浅灰、黑色相间,变得极为鲜艳,出现明显的珠星和胭脂色,故而得名。

2016年底,农业农村部统筹部署设立第二次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简称长江专项),2022年10月,形成大型调查报告《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该专项首席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调查周期内,长江全流域共调查记录到胭脂鱼413尾,样本中最大个体超过6公斤,表明长江中仍有一定规模的胭脂鱼亲本存在,可能存在小规模自然繁殖活动。但在多次本底调查中,调查人员均没有发现胭脂鱼自然繁殖的证据。

目前,中华鲟、长江江豚等一些大型水生动物受到人们关注较多,相应的保护级别更高;而类似于胭脂鱼这样的大个体、生命周期较长的物种,其自然生境(产卵场、栖息地、食物来源等)受到外在影响,野生种群难觅,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对中华鲟、胭脂鱼、圆口铜鱼等长江珍稀鱼类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意义重大。

危起伟研究员建议,更多人和更多机构用实际行动践行“长江大保护”国策,积极参与这样的公益增殖放流,助力珍稀水生动物的种群复壮,助力长江生物多样性,守卫好、保护好母亲河。

文/金文兵 黄敏 董芳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长江鲟在人工“婚房”自然繁殖成功
华西都市报 2024-04-16
长江三剑客长江三鲜期待团圆 十年禁渔只是一个开始
武汉晚报 2024-04-11
带着“电子身份证”方便将来“相认” 31万尾中华鲟“人工宝宝”放流入江
武汉晚报 2024-03-29
四川宜宾放流近50万尾珍稀鱼类回归长江
中国新闻网 2024-01-13
长江鲟繁殖试验证明:人工培育长江鲟亲本具备自然繁殖能力
央视新闻 2023-04-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