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100%使用新能源汽车?
近日,安徽省汽车办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公共领域汽车新能源化,不仅强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新能源汽车配备刚性约束,还加快公交、出租、邮政、物流、市政、环卫、园林、驾考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化。
在政策推动和产业支持的情况下,国内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由来已久。这无疑是公务用车“新能源化”加速的又一体现。
安徽省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提速
10月25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关于加快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新增和更新的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等车辆(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用途除外)100%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公交、出租、邮政、物流、市政、环卫、园林、驾考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化。
《通知》明确在公务用车、公共出行用车、内部作业车辆、环卫车辆、城市配送车辆、短驳重卡、渣土车、旅游景区用车、园林绿化用车、驾考用车和混凝土搅拌车共11个公共领域推进车辆新能源化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安徽省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节能减排。
同时,《通知》指出,推进公共领域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领域车型供给和销售模式,开展公共领域氢能示范应用,降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成本。
公共领域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受到重视。据了解,安徽省将鼓励相关单位采购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快递、环卫、巡检、售卖等专用作业车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公务用车“新能源化”背后是我国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市场占有率达到29.8%。
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记者获悉,自2012年我国出台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87%,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达到了1596万辆,将近1600万辆。
“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引导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推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带头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发挥政府机关的示范效应,提高社会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这一举措也能为汽车企业提供清晰的导向信号,提高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的信心和预期,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政策带动加速
实际上,国内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政策推动已久。
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公布《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间表及路线图。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提出“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的要求。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水平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
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支持适宜地区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2023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试行)》对事业单位优先配备使用新能源汽车作出细化规定。
今年10月,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在河北雄安新区召开新能源汽车推广现场会暨全国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强调,各级政府部门负责公务用车的人员应积极履行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并完善支持措施,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配备和使用率。
在国家层面政策带动下,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带头推广使用新能源车,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各地纷纷出台各项措施,如细化公务用车新增新能源车配备和采购比例等。
“机关事业单位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不仅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节能降碳的示范带动作用。”专家指出,机关事业单位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并引领新能源汽车从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向。此外,这一举措还将促进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