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在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中提到,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研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引导带动社会投资。
当前距离9月底还有一周“冲刺期”。《证券日报》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9月24日,今年以来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只数已达1182只,发行额达到33067.28亿元,从发行进度看,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占比全年限额(38000亿元)已达到87%,接近九成。其中,8月份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到5945.77亿元,单月发行额度为年内最高。截至9月24日,9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也已达到2150.12亿元。
“今年各地新增专项债券呈现‘先稳后快’的发行态势。”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进度来看,预计今年新增专项债券整体将在9月底前完成发行,10月底前使用完毕。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看来,今年年初专项债券发行节奏偏慢,而年中逆周期调节力度加码,专项债券发行再度提速,三季度发行明显加快。
罗志恒进一步介绍,专项债券主要可发挥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稳增长,不仅能够扩大基建投资,还能优化供给结构;二是防风险,专项债券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隐性债务融资,还可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三是惠民生,可以支持民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今年以来,财政部积极指导地方严格专项债券项目的审核把关,做好项目储备等基础工作,同时优化专项债券额度分配,重点向经济大省特别是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于9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今年1月份至8月份,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等专项债券2.95万亿元,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5%,比序时进度快10.8个百分点。债券资金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约2万个,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建设领域,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实施,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1月份至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4%,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4%,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8%,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3.4%。
“专项债券投向结构持续优化,注重投资效益。”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资金优先保障市政工业园区,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等。同时,为提升项目资金的杠杆效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加大了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的使用,很好地兼顾了公益性、收益性和资本性。
此外,粤开证券研报也表示,从区域结构方面看,专项债券总体向偿债能力强、项目储备充足、实施条件充分的重点地区倾斜,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前8个月,广东、山东、四川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较高;投向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态势,市政和产业园区相对较高。今年前8个月,新增专项债券第一大投向是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占比31.5%。
谈及未来如何持续发挥好专项债券对有效投资的带动作用,周茂华认为,一方面要加快项目落地,推动政策效果尽快显现,资金可向一些项目储备足、项目相对成熟、经营效率高的区域倾斜,另一方面也要持续提升专项债券的资金使用效率。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