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
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印发,成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搭建起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
2022年6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明确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提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
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这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的又一部流域保护法,成为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标志性立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奔涌过高原、峡谷、沙漠、平原,黄河弯曲成拥抱大地的臂弯。人们投入怀抱,逐水而居。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管理中心主任穆怀录望着地图上被沙漠围起的巴彦淖尔说,如果没有黄河,这里就是一片干旱地带。如今黄河延伸出的10.36万条灌排渠(沟)道,滋养了富饶的河套平原。
在淮河流域长大的孩子,对黄河并不陌生。黄河夺淮改道,得以形成现在的脉络。
民间形容历史上的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有统计,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
黄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数千年来,治黄之路没有停下过。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却始终没有根本改观。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治黄道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以高水平生态保护带动高质量发展,大河上下,焕然一新。
初秋,乌梁素海水鸟翔集,游人如织,这正是得益于近年来治水思路的转变。作为河套灌区唯一的“承泄区”,乌梁素海曾经污染严重,捕鱼人一度要另谋生计。过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收效甚微,直到将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进行综合治理,这颗“塞外明珠”才重现光彩。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对每一滴黄河水精打细算。面对水资源掣肘,当地大力推进再生水利用,严控企业排污,连通湿地净化水质再入黄。银川市要发展新材料,打造“中国新硅都”,水从哪来?当地将处理后的水回收再利用,置换出黄河水使用量的指标,争取了更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青海龙羊峡水电站作为塔拉滩光伏园区“水电互补”的重要力量,将上游的“清洁黄河电”输送到15个地区。以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年均约14.94亿千瓦时的发电量计算,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6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3944.16吨。
一家川菜馆的老板钟先玉见证了黄河源头玛多县的变化。20多年前,她从四川一个小城来到玛多县打工,当时,大量无序的放牧和狂热的掘金让玛多县超常规发展。但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导致草原退化,经济发展也逐渐减缓。
如今,玛多县拿出的响亮名片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区”。许多人慕名前来寻溯黄河源头,体验高原生态魅力,五湖四海的访客让小小的川菜馆总是冒着热气。
水的壮美,水的能量,水的文化,在这条5464千米的大河里尽显。不管是穿城而过的干流,还是未汇入大河的温柔小溪,行走黄河,总能感受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无穷生命力。
仅听地名“阎王鼻子”,便知这里水势凶猛。黄河阿拉善盟阎王鼻子段是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握手”的地方,风沙危害尤其严重,沿河长5.7公里,2010-2019年间,受黄河侵蚀,河岸后退最宽处达205米。
2022年,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此新建菌草基地,在沿黄河岸线建起菌草防风固沙阻沙带,3个月固定流动沙地,1-2年形成“草-灌-乔”自然恢复的生态缓冲带。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的手机里保存了各种形态的菌草照片。不久前,她来到“阎王鼻子”查看菌草治理情况,堤岸上的各类植物已与人齐高。
林冬梅告诉记者,只种下先锋植物菌草,就能快速营造一块湿地。“其实,沙子里藏着受风和水冲击没长出来的植物种子,菌草根长又密,既能固土,又能增加湿度,可以把种子激活。”
一些地方还在探索,该怎么结合自身实际,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生态就是黄河赋予沿岸城市的种子,只要加以保护激活,就会破土而出,为高质量发展扎实基底。
文/张艺 李隽辉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