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北京首钢园开幕。此次主场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汇聚了全国104个单位的360个展项及活动,以实物、互动模拟装置、实验、专家讲解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设施、民生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科学体验。
科普工作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业已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涵养创新生态、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的重要载体。通过全国科普日活动,旨在让社会公众见证“科技奇迹”、领略科技魅力、感受科学精神,释放科技复兴强大伟力,以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固基赋能。自2004年以来,全国科普日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累计举办40余万场次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持续开展,健康科普等行业科普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形成科普工作创新升级的生动局面,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强科普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相继印发,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组织实施体系……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厚植创新沃土,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构建社会化科普发展新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对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引领科普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科技强国夯实根基。
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越来越依赖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国家的科普水平日益影响着国家的创造力和软实力。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93%,比2010年提高了9.66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持续快速提升,为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当前,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科普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创造能力。今日之中国,科学普及已成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5%,2035年达到25%。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面向未来,必须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使全社会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更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释放自立自强澎湃动能,科普映照知识创新希望之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一定能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科学热情和创新智慧充分涌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磅礴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