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9月1日表示,该省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够畅通、技术供需信息不对称等突出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不断提升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
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孙海生在会上表示,山东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供给侧”“需求侧”,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
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介绍相关情况
孙海生称,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通畅的问题,山东整合各类科技要素资源,共同打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的山东科技大市场,让买成果的、卖成果的、成果路演、评估、拍卖、创投风投机构,都汇聚到这个科技大市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站式”“生态化”服务。
“为了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融资难’问题,我们大力推进科技股权投资改革,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孙海生介绍说,该省深化科技股权投资改革,重点关注“0-1”和“1-10”成长阶段的企业,探索在省级科技计划中设置股权投资项目,进行分类别、分阶段投资,为科技型企业发展“雪中送炭”。
谈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问题,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梁恺龙表示,该省面向全球公开“张榜”,坚持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揭榜,寻找最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挂帅”。“山东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企业牵头形成跨区域、跨单位的创新联合体,产学研合作开展协同攻关。”
山东省科技厅自今年7月份启动“山东好成果”发布工作,面向全省征集到科技成果231项,其中基础研究成果32项、技术攻关成果146项、重大应用成果53项。截至目前,遴选出世界首个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翻译组图谱、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全球首款大功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共10项重大科技成果。
据悉,山东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23年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达145.2亿元人民币。目前,该省已建有国家实验室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省实验室9家、省重点实验室277家,“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逐步完善。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6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54万家,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稳步提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继涌现。
文/孙婷婷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