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坎坷,方知平安就好;历尽艰辛,方知忍耐就好;历尽磨难,方知从容就好;历尽繁华,方知知足就好。
《道德经》里讲:“知足者富”,知足的人内心更富有,生活最幸福。
往事如过眼烟云,人生如南柯一梦。
历尽世事沧桑,阅尽人间浮华。
知足常乐,方能看见内心的丰盈绚烂,寻回真实的自我。
01
知足,是一种智慧。
《增广贤文》有两句广为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在《红楼梦》中,智通寺也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可谓震慑人心:“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幅对联写的不仅仅是贾府,也是世人常态:
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为贪念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想回头时但为时已晚。
明朝有位胡九韶的人,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
妻子讥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这怎么谈得上是清福?”
胡九韶满足地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
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
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知足中常乐,淡泊中进取。
如果你能够领悟这一道理,你将会如释重负。
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
02
简单,最好的生活状态。
生活选择简单的过,这种境界,便是知足。
或许,简单是浅浅的随意和从容,仿佛小桥流水般朴素与自然;
或许,简单是心灵的一种释然和顿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诗人林和靖的名句,清雅脱俗。
他舍名去利,远离高屋广厦和市井繁华,隐居杭州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靠着卖梅子的钱维持简单的生活。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对物质要求越少,越容易快乐。
或雨或雪,或晴空如洗,林诗人欣欣然泛舟湖上,往来烟水之间;
或倚在老梅树旁,看白鹤起舞。
诗兴大发时,便引声高诵,一生过得诗情画意。
《庄子·逍遥游》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栖息在树上,所占不过是一根树枝;
鼹鼠到河中饮水,所需不过是装满肚皮。
“凡外饰者,皆内不足者”,简单,知足,便是生活最美好的状态。
03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
我们来到世上,每天忙忙碌碌,无非为了内心快乐。
而我们沉迷于外相,一生都在向外找寻快乐。
我们不停地抱怨,压力山大。
这些压力,细细想来,不是别人给的,恰恰是自己给自己的。
有个鱼贩,住在岸边的别墅,每天早出晚归,担心大海和天气,担心鱼价的涨跌,根本没有一时一刻的快乐。
一日,他在沙滩上踱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沙滩上唱着歌。
他想起了自己无忧的日子,问流浪汉:“你一无所有,怎么这么快乐呢?”
流浪汉说:“怎么会一无所有呢,我有沙滩,有阳光,有健康,衣食无忧。”
渔夫略有所悟:这个世上,只有知足,才能快乐。
知足常乐,不是说说,而是每时每刻,内心真的知足。
知足,才能无忧;
无忧,才能心静;
心静,才能自在;
自在,才能发自内心的快乐。
04
幸福,其实很简单。
森山大道在《迈向另一个国度》中说到:
“我们终此一生都得迎接最后的大限之日,无法回头,因此当下根本无需介意年龄,只要努力、任性地活着就好,生命的滋味就在于此。”
知足,其实很容易,就是:
手里有一颗糖,就不会盯着别人手中的那一颗。
知足的人,不会事事较真,不会勾心斗角,对拥有的满足,对眼前的珍惜。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想要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
“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任何依靠外界的幸福都会干涸。
无论在任何年龄阶段,一个人的自身拥有,都是真正的和唯一持久的幸福源泉。
幸福的来源出自于自足自安,一个人只有自足才能幸福。”
知足,是内心里的从容和淡定,就像轻轻走过的岁月,不染风尘。
天涯海角,尽在心间。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足,便是幸福。
心有所盼,却懂得止步于缘分的尽头,回头必是万里晴空。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