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张华镇郝堂村口,有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槐树。村民忙完一天的农活,喜欢茶余饭后聚集在大树下拉呱聊天。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惯,张华镇定期组织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信访办到槐树下现场调处化解村内复杂民间纠纷和信访案件,搭建现场“接待室”和“调解室”,让“大槐树下讲讲理”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近年来,平原县由“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牵头统筹,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调解4个机制,发动网格员、老党员、村干部等N种社会力量,探索建立“1+4+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全域提升。
“汇聚力量和资源,把调解送到‘家门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前头’,让群众感受到‘鸡毛蒜皮’的事也有人管,享受到服务的便捷。”平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妍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汇聚资源 服务直达“神经末梢”
“桃园街道综治中心”“桃园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平原县司法局桃园街道司法所”“桃园街道办事处信访办公室”……6月21日,记者来到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时,看到该中心门前挂着多个牌匾。“派出所也与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相连通,不能现场化解的矛盾纠纷警情,会分流到这里联动处理。”平原县公安局桃园派出所所长张付兵说。
“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在一个院里办公,各部门协调起来方便多了,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老百姓们都非常认可。”平原县桃园街道综治中心主任毛香云告诉记者。
平原县积极打造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一站式”平台,统筹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等职能部门入驻县、乡“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使群众在一地享受“一揽子”调解服务。
据平原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刘雪冰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12个乡级矛盾调解中心、66个村级治理联合体,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县、服务到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为居民提供“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调解服务。
融合解纷 共建共治解决难题
平原县成立了13个行业调委会,实现医患、劳动、交通、消费、物业等五类重点领域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1件。持续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制度,增强村干部和村民法治意识,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把调解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28场次,提供专业法律服务1780余次,受众6.3万余人次。
同时,平原县还积极构建行政调解“一张网”,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重点解决常见的行政争议。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服务。完善诉调一体对接机制,建立由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人民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速裁团队,开展诉前调解和诉中调解。目前,已通过“多元解纷+速裁”“巡回审判+多元解纷”等方式化解基层案件20件。建立“大信访”一体化工作机制,实现县、乡、村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做到实时响应村、乡级诉求,实时介入属地重大矛盾纠纷,实时交办行业领域信访诉求。在全省首创“听证+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开展信访问题化解攻坚年行动,今年以来共化解各类信访问题424件。
整合力量 拓宽矛盾化解新渠道
“平原欣闻”App不仅是全县官方移动发布平台,还具有群众诉求网上反映功能。群众点击首页“我有话说”板块,填写个人诉求,填写完毕后,后台管理员根据问题类别转交相关单位,承办单位再形成解决意见回复诉求群众。今年以来,截至6月11日,群众诉求网上办理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592件,已办结450件、正在办理中57件,办结率76%,群众满意度96%。
平原县注重通过“网格力量”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网格员通过微信群、“微连心”小程序、入户调查、定期走访等形式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并汇总上传至“网格化治理大平台”。今年以来,通过“微连心”收集群众诉求32462件,受理诉求数31047个,办结率95.64%。
此外,平原县致力发挥“熟人社会”优势,挖掘村社“银色人才”,推举有声望、有情怀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等组成专职调解队伍,重点攻坚群众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建立了“老杨说事”“心心相融”等品牌调解室,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92件次。整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力量,在12个乡镇设立“群团一体化维权工作站”,累计开展宣讲活动136场次,政策咨询282次,化解矛盾纠纷183件。
文/记者 姜东良 李娜 通讯员 王鲁欣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