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学者:“北溪”爆炸严重破坏海洋生态 暂且无法补救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09 11:08
自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后,丹麦科学家联合多国研究人员对事发海域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爆炸事件对波罗的海海域以及海洋生物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难以估量。
汉斯·桑德森是丹麦奥胡斯大学环境科学系高级研究员。他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展示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对于环境危害的调查研究结果,并表示目前没有合适的补救措施。
奥胡斯大学环境科学系高级研究员 汉斯·桑德森:我们知道总共发生了四次爆炸,每次爆炸都产生了约500千克TNT炸药的直接冲击波。任何爆炸都可能对生物造成伤害,距离爆炸半径约4公里范围内的鱼类和哺乳动物将被杀死;距离40或50公里范围内的哺乳动物会出现听力损失。
桑德森教授表示,爆炸发生在以前倾倒过化学废物的地区附近。因此,爆炸将数十年积累的污染释放回海洋环境。研究人员估计有250000吨受污染的沉积物。爆炸释放出含有有毒物质的沉积物,这些物质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种群。同时,在爆炸发生的六天时间里,“北溪”管道释放了大量甲烷气体,排放量相当于约1500万吨二氧化碳。
桑德森教授说,破坏“北溪”管道是危害人类的行为。
奥胡斯大学环境科学系高级研究员 汉斯·桑德森: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是很重要的,要意识到武装冲突会对环境和自然生物造成影响,首先要考虑到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武装冲突的代价是人道主义灾难,这也涉及基础设施和经济问题,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环境问题。
编辑/熊颖琪
相关阅读
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举行公开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12
普京斥“北溪被亲乌克兰团体破坏”说法:敢肯定这是无稽之谈
环球网 2023-03-15
“北溪”事件迷雾重重,泽连斯基最新发声回应
中新网 2023-03-11
“北溪”疑云与真相:齐沉默到神同步 西方媒体被指“协同甩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10
西摩·赫什:美国是怎样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
观察者网 2023-02-16
世界周刊丨“北溪”爆炸疑云待解 欧洲能源危机却迫在眉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0-03
“北溪”管道泄漏区域探测到爆炸,丹麦首相称是“蓄意破坏”
新华社 2022-09-28
斑斑劣迹!美国是二战后国际和平环境的最大破坏者
新华社 2021-09-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