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土地、基本粮食作物、种业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充分发挥中科院建制化、体系化优势,集聚科研力量,针对东北区域的农业资源禀赋与气候特征,研发区域适宜性的梨树模式、龙江模式、大安模式等模式样板,深入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专项行动,夯实压舱石,守好大粮仓。
“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里,记者在“黑土会战”大安示范区大安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看到,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科研人员仍如日常般在田野中搜集数据。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黄迎新:吉林西部是我国重要的盐碱地后备开发区,是吉林省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实施区域,但是存在土壤盐碱障碍重、地力低下,作物产量低、农业生产低质、低效,环境脆弱、草地湿地生态屏障功能弱等问题。
2021年3月,中科院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称其为“会战”,是因为它集结了中科院内部的34家研究所和院外的89家单位,共同组成了一支会聚各专业1400余人的科研力量,针对的就是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2021年,黑土会战在吉林西部成立大安示范区以来,科研人员应用脱碱三号、磷石膏、秸秆和风沙土等材料,研发土壤改良技术、筛选耐盐碱品种,并集成种植技术,建立风沙盐碱区土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模式,目前已经在吉林西部推广700余万亩。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李晓峰:除了野外的传统技术手段,我们还利用天、空、地多源遥感技术,实现松嫩平原盐碱地水文、土壤、植被等参数的多维立体监测,为盐碱地改良提供科技支撑,为农业科技插上高新技术的翅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梁正伟: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好盐碱地这一后备耕地资源,为保障千亿斤粮食工程作出重要贡献。
“黑土会战”:推进种业振兴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可以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是中科院又一次打响的农业科技会战。20世纪的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曾取得会战地区粮食年生产能力提高500亿斤的重大成就。那么,这次黑土会战又会收获什么?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梁正伟:大安站建站20年来,探索出在利用酸性磷石膏等高效土壤改良剂构建良田的基础上,以选用耐盐碱良种为支撑,辅以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侧条精确施肥技术等配套良法为保障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这是一种成本低、可复制、易推广的实用技术模式,适合在吉林西部盐碱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贾仲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我们科技工作者听后倍感振奋,将尽最大努力,投身到建设新伟业的新征程中。在继承和发扬“黄淮海”科技会战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党组提出了新时期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十二字方针,“用得上、有影响、推得开、留得下”,研发的先进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农业强国要求,科研人员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目标更加坚定。除了开展黑土地退化阻控与健康培育基础理论研究,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成果的有效应用及大面积推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进一步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冯献忠: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良种在提升粮食产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常规大豆育种基础上突破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关键瓶颈,大幅提高了育种效率,实现了大豆品种个性化定制选育,支撑国家大豆扩种计划。
目前,中科院东北地理所通过分子设计育种与传统育种手段先后培育出“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31个,分别满足高产、优质、高脂、早熟和耐盐碱等需求。“东生”系列大豆推广面积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耐盐碱大豆新品种“东生118”被列为吉林省主导品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 姜明:对标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要求,我们将进一步面向国家需求,聚焦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科技需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切实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职责使命,落实好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真正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