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源转型低碳发展,多部门集体发声
上海证券报 2022-09-18 17:10

“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如何谋划好能源发展战略、把握转型节奏?如何统筹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以及安全性、经济性、清洁性的关系,从而在多目标中寻求最优解,确保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行稳致远。

在17日举行的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多位部委负责人就我国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和前瞻分析。

黄润秋: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多目标治理要求进一步凸显,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成为中国新发展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过去十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68.5%下降至5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了6.9个百分点,达到16.6%。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发电装机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建成完善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鲜明的底色。

黄润秋表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方面,要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积极稳妥有序发展水电、核电。

“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低碳化,促进发展和保护协同共进,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下大力气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大力深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黄润秋说。

章建华:能源科技创新正处于关键的机遇期、窗口期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当前能源科技创新正处于关键的机遇期、窗口期,要建立健全多层次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强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的攻关,加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们将坚定不移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生态供应体系。近两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供应紧张,警示我们必须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推动能源转型。”章建华表示。

章建华说,我国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产业链,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低风速、抗台风、超高塔架、超高海拔,风电技术居世界前列。大规模储能、氢能等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为推动能源发展变革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章建华表示,将积极推动低碳交通、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的发展,积极探索绿氢、甲醇、氨能等替代化石能源的新方式、新途径。通过能源消费体系的升级换代,带动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

赵世堂:努力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表示,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立足两个大局,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努力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赵世堂提出四个“示范表率”。具体包括:一是继续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上做好示范表率。希望中央企业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把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安全稳定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着力提升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建设与能耗、碳排放控制的有效衔接,推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二是继续在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上做好示范表率。希望中央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能源行业技术装备短板攻关主力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作用,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等重点领域,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突破制约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增强产业竞争力。

三是继续在推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上做好示范表率。希望中央企业着眼于以数字化转型为载体,驱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加快推进5G、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四是继续在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上做好示范表率。希望中央企业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积极投资清洁低碳能源领域,深化与各国企业在能源领域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走出去,努力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合作共赢。

陈吉宁: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当前,能源转型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新一轮全球能源危机,更加凸显能源转型的紧迫性,提升能源效率迫在眉睫。”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表示。

陈吉宁介绍,北京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化能源结构调整。按照“节能、净煤、减气、少油”的思路,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严控化石能源消费总量。

比如,加大对节能的政策、资金支持,推广节能设施使用,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依据超大城市的用能需求和资源禀赋,重构能源生产和利用体系。充分利用新型储能、分布式能源、可调节负荷手段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提高智慧调度水平;推动供电系统逐步脱碳,扩大绿电调入规模,因地制宜推动光伏发展。大力压减车用油品总量,引导鼓励存量私人小客车“油换电”,到2025年公交、出租、环卫等公共领域用车基本实现电动化。

陈吉宁透露,将聚焦新能源开发利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绿色建筑、碳捕集利用封存等重点技术领域,高水平打造怀柔能源国家实验室、未来科学城“能源谷”,布局一批科研平台和服务平台。

同时,支持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绿色制造和运维服务水平。布局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广氢能在交通、发电、供热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应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城市与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率先开展“近零碳”示范项目和园区建设。

(李苑)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锻造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
经济日报 2024-10-09
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 2024-09-12
能源转型如何破解“不可能三角”
经济日报 2024-09-05
中国能源转型助力全球绿色发展
经济日报 2024-08-30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需要更多优质产能支撑
人民日报 2024-05-21
中国新能源产业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 2024-04-09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经济日报 2024-02-08
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