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北京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要求,9月1日上午,北京市在各部门网站及首都之窗集中公开2021年度市级部门决算情况。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208家市级部门,全部公开决算,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审查。今年是北京市连续第十二年向社会公开市级部门决算,着力在让公众“看得懂”“能监督”上下功夫,下面通过五大看点了解今年市级部门决算公开情况。
看点一:2021年度市级部门决算公开的主要内容
部门决算情况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年度收支执行情况,此次公开的2021年度部门决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部门决算报表。主要通过12张表来反映年度市级各部门的收支执行、“三公”经费支出、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决算情况。二是部门决算说明。主要反映了市级各部门的基本情况、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支情况和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等内容。三是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主要反映市级各部门的“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情况、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政府采购支出情况、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政府购买服务支出情况等,以及专业名词解释。此部分内容将公众关心的重点事项单独列示说明,清晰直观,有利于各预算单位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四是部门绩效评价情况。主要包括市级各部门的整体绩效评价报告、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等三方面内容。通过部门绩效评价报告及自评表,公众可以看到各部门政策资金的执行效益如何,对近年来我市推进绩效管理改革工作进行有力监督。
看点二:2021年度市级部门决算公开变化点
经过多年来的改革推进,我市市级部门决算公开在范围、内容、明细程度上不断拓展深化,公开内容涵盖了各部门职责、机构设置、收支决算、“三公”经费、机关运行经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此次决算公开我市进一步优化内容,拓展范围。一是首次公开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在各部门已经公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的基础上,今年,各部门首次将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予以公开,通过结构化、明晰化的分析说明,展示部门整体政策资金执行情况。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的公开,有利于推动部门提高履职效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增加专业名词解释。在原有对“三公”经费、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采购等名词进行解释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增加了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名词的解释。使公众更好地理解资金支出科目的具体含义,了解资金流向,促进决算公开信息的易读易懂。三是进一步扩大基层部门决算公开范围。此前,我市已实现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级主管部门全部公开部门决算。在此基础上,今年持续推进基层预算单位部门决算公开,将部门所属非涉密二级单位,全部纳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及公开范围,进一步将公开走深走实,穿透式深化政府“账本”的透明度。
看点三:2021年度“三公”经费和行政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
2021年,市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2.85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59.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8万元,比年初预算下降99.9%。主要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因公出国(境)活动大幅减少,相关费用大幅压减至18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01万元,比年初预算下降90.5%。主要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落实首都疫情防控要求,从严控制公务接待规模和接待标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2.83亿元,比年初预算下降48.2%。主要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加强公务用车日常使用管理。
2021年市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关运行经费42.3亿元,各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支出规模比上年略有下降。
看点四:绩效评价报告实现从“项目”到“部门”的探索推进
近年来,我市绩效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公开促管理,各部门履职效能不断提升。自2017年首次公开30个部门的项目自评报告以来,我市逐年加快绩效公开步伐,逐步实现了绩效自评报告、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公开的全部门覆盖。
今年决算公开内容中,各部门进一步突出绩效导向,在公开的绩效评价报告深度上进一步突破,通过绩效管理促进治理水平提升的效果进一步显现。今年首次公开市级预算部门的整体绩效评价报告。此前各部门已将所有事业发展类项目、200万元(含)以上的机构运行保障类项目《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全部公开。在此基础上,今年实施从“项目”到“部门”的探索,首次公开市级预算部门的整体绩效评价报告,报告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更加系统地反映出我市市级预算部门在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取得的整体成效。
看点五:赓续前行,市级部门决算公开工作十二年探索路径
我市自2011年首次公开2010年度部门决算以来,12年来,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结合北京实际,以“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为目标,将市级部门决算公开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重在“建章、立制、提质、通畅”等方面发力,取得了卓有实效的积极进展。一是强化制度保障。近年来,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关于预决算公开的工作要求,我市连续制发了一系列公开工作制度文件,明确预决算公开的原则、主体、程序、标准,统一公开口径、内容、格式、期限,将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公开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确保决算公开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夯实数据质量。决算数据质量是决算公开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收支真实、数额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作为审核部门决算数据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升决算数据准确度、完整性,为公开工作夯实基础。三是健全联动机制。通过不断探索,我市形成了横向、纵向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横向在财政部门与市级各部门之间,建立了“事前沟通、事后反馈”的工作机制,督促各部门树立决算公开主体责任意识。纵向在市与各区之间,建立了决算公开工作统计上报机制,及时掌握各区推进情况,按照“全市一盘棋”的原则,推进公开工作。四是畅通沟通渠道。决算公开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近年来,以便民、利民为着眼点,市财政局不断畅通沟通渠道,通过政策解读、留言答复、热点问答等多种形式,主动回应公众关切,推动决算公开不仅“能看到”,而且“看得懂”、“能监督”。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