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修复版北影节特别放映 幸有镜头记录一代风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2 14:08

中国话剧的金字招牌、北京人艺的看家戏《茶馆》,1982年由谢添导演搬上银幕。为纪念本片公映40周年、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8月21日,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上映了《茶馆》修复版,致敬经典、致敬前辈艺术家。

电影没有丢掉原著的魂,这是老舍的《茶馆》

《茶馆》是剧作、话剧、电影三种艺术形式均成为经典的艺术珍品。1956年,老舍先生创作了三幕话剧《茶馆》,剧作家曹禺说:“《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1958年,《茶馆》首次登上人艺舞台,引发轰动。上世纪80年代,《茶馆》代表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一批批演员也被观众推崇为“人民艺术家”。1982年,电影《茶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谢添执导,于是之饰演的“王掌柜”、蓝天野饰演的“秦二爷”、郑榕饰演的“常四爷”、黄宗洛饰演的“松二爷”、英若诚饰演的“刘麻子”等形象也因此得以传世。1983年影片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

导演谢添在忠于原剧风格和包容舞台演出精华的基础上,调动电影表现手段创造银幕形象,力争电影化的处理同作者风格、舞台艺术精华有机结合。他要求演员的表演区别于舞台,要更自然、生活化;另外他还灵活利用外景,更合理地扩展了时空;用镜头放大美丑、贫富、善恶的对比,最终在保留作品原汁原味的同时,呈现出了电影的艺术效果。电影上映后,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评价道:电影没有丢掉原著《茶馆》的魂;而热爱话剧《茶馆》的观众们则评价道:这是老舍的《茶馆》。

与老艺术家耳鬓厮磨的接触永远不能忘怀

在映前艺术家沙龙中,出演目前正在上演的经典版《茶馆》的北京人艺演员冯远征、杨立新、吴刚等几位艺术家,围绕人艺精神传承和角色塑造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杨立新回忆,1992年《茶馆》谢幕演出时,观众喊出“是之老师再见了”,当时于是之眼含热泪。“与老艺术家耳鬓厮磨的接触永远也不能忘怀,这部电影对于我们而言,是将经典影像修复并流传下来,让我们可以通过银幕怀念他们。”在杨立新的记忆中,“人艺有两部作品拍了电影,分别是《茶馆》和《蔡文姬》,都是焦菊隐先生的作品,一部是现实主义生活化走到极致的作品,一部则是浪漫主义诗剧,此次修复版是为舞台艺术插上了高科技的翅膀。”

人艺副院长冯远征表示,“每一个人艺男演员都幻想能进入《茶馆》剧组,记得1999年宣布我演松二爷时,我却一直不想演,那时觉得自己是小生,也觉得自己和黄宗洛老师长得不像。那时一度想,哪怕跑龙套也不演这个角色,于是我找了很多人替自己说话。有一天院长刘锦云给我打电话,说你要演就演松二爷,不演就写辞职报告。于是我就成了松二爷,一直演到了现在。”“人艺在,《茶馆》就得在”,冯远征说,“上世纪90年代人艺也经历了断崖式的阶段,我们这代人接棒也是颤颤巍巍。未来三到四年,《茶馆》可能要重排,但要有一定比例的老演员在,他们就像定海神针。”

而吴刚则表示,“《茶馆》剧组的所有演员都非常熟悉,大家都是一家人。这些年演出每次都有新演员加入,每场演出我都能看到有年轻演员在边幕一直看着台上前辈的表演,他们都是有心人。”

据悉,本次特别放映也是缅怀刚刚离世的艺术家蓝天野。前辈已逝,幸有镜头记录一代风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哗变》圆满收官,北京人艺上海巡演再掀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23
匠心《茶馆》六十多年“难“在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声声入耳”看幕后匠心 人艺音效大咖郑晨教你如何“打雷”“刮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1
七百多场演出后老《茶馆》再开张:茶客兴味浓,经典不走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3
北京人艺《茶馆》再开张
中国新闻网 2023-02-03
观演|第726场——“老裕泰”《茶馆》再开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3
观影|致敬经典 电影《茶馆》修复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2
北影节选片人谈“北京展映” 这些电影来到北影节 都经历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