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一年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号角吹响,足音铿锵。“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取得重要成效,教育部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调查显示,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均有效减轻,学生的睡眠、运动、实践时间普遍增加,家长更加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提质增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夏日的阳光,映照着孩子们花儿一般绽放的笑脸。
在江苏盐城市景山小学,五年级学生张嘉蔚和同学们来到学校“爱心暑托班”,参加橄榄球社团训练;河北滦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张一冉在家中学习制作美食,完成劳动作业……今年暑假,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再沉浸于“题海”、奔波于校外培训机构,而是在更具特色的暑期作业、更加丰富的教育活动中收获成长。
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一年来,各地各部门推进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一年来,教育部门坚持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各学校精准分析学情,强化作业设计研究,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减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
落实“双减”要求,优化作业设计。浙江嘉兴市海盐县沈荡中学强化年级组、学科组联动,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的比例结构;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永安路小学为学生量身定制“配方作业”,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基础类、拓展类、创新类三类作业。
——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挺直腰板,手持毛笔,宣纸上晕开墨迹……陕西榆林市绥德实验中学学生马子涵经常在学校国学社团教室练习书法。实行课后延时服务以来,该校社团活动时间由原来的每周一次增加为每天下午一节课,还聘请了多位校外教师。
如今,在“全覆盖、广参与”政策基础上,教育部推动课后服务“上水平、强保障”,统筹用好社会资源,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引进28万名科技人才、文艺工作者、体育教练员等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推动大部分县区落实课后服务经费。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确保学生学足学好。
一年来,教育部深入实施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遴选了2422节部级精品课;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截至7月中旬,已有课程教学等十大板块优质资源3.4万条。
“落实‘双减’要求,需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介绍,学校将国家课程标准分解细化到每堂课,精准化设置学习目标、学习路径,对接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需求。“未来,要继续完善学校育人模式,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刘希娅说。
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浙江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俞正强对“双减”后的转变深有感触:“以前,很多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补习数学,这样的‘超前’学习让校内课堂教学开展困难,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如今,‘双减’让学科教育回到了正轨。”
“过去,孩子周末奔波于语数英补习班。现在,孩子的空余时间增加了,可以发展兴趣爱好,我也经常带孩子一起运动、一起游戏。”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北方重工第六小学学生家长王莉说,如今,孩子双休日不再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培训乱象是顽瘴痼疾。如今,经过各方不懈努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
一年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等部委全面强化学科类培训监管。“围绕学科类培训压减的目标任务,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按期完成‘营转非’、‘备改审’、实行政府指导价三项重点任务,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大压减。”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对实行政府指导价、预收费监管、上市公司清理整治、培训材料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规定,形成“1+N”政策制度体系。细化具体要求,为地方执行“双减”政策提供了依据。
监管执法持续强化。教育部构建了全流程监管体系,组织各地于今年4月至6月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7.2万个、材料24.3万份、人员40.5万人,推动完成了4614个问题机构整改。同时,深化数字监管,建成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2.0,基本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全覆盖,逐步健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体系。
各地也积极行动,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安徽省建立健全隐形变异培训排查整治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学科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等违规培训行为;
河南省多部门联合出台校外培训收费政府指导价、“营改非”、“备改审”等政策文件58份,构建全过程、全链条的制度体系;
陕西彬州市管控校外培训广告,建立广告发布审核制度,将校外培训广告治理纳入“网格”管理职能中,线上线下齐发力,净化育人环境。
与此同时,教育部坚持非学科类与学科类培训治理同部署、同推进,全面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落实分类管理,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非学科类培训的市场主体进行甄别,协调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出台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的专项管理文件;严查恶意涨价,联合发布公告,约谈头部非学科类机构,指导行业自律;加强价格调控,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206家采价监测点,将非学科类培训价格纳入全国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价格总体平稳。
健全机制,广泛汇聚各方合力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涉及众多部门职责。由党委和政府高位统筹、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确保各项举措切实落地。”采访中,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谈道。
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需要健全工作推进长效机制。
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各地党委政府一道,紧紧围绕“双减”目标,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化部门联动,教育部牵头建立由20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加强会商研判,优化责任分工,形成了横向联动、高效互动的工作合力。同时,通过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国务院教育督导办等,持续开展通报、调度和督办,根据工作重点调整通报指标,层层压实地方党政责任。
实现“双减”工作目标任务,需要强化配套治理,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记者获悉,为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各地努力配足配齐教师、落实课后服务经费。江西省推进实施中小学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合理安排教师任务,充分调动教师参加“双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福建省晋江市开展关心关爱教师行动,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按规定发放劳务费,对课后服务成效明显的教师予以表扬肯定。
“双减”工作的落地,离不开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协同配合。
重庆市打造“双减”社区工作坊,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服务项目,支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海南省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山东济南市,1343所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在线服务,为家长提供咨询辅导……一年来,家校社协同机制不断完善。教育部门积极宣传正确教育观念,制作“双减”明白卡、宣传片及系列短视频,播出假期公益广告,指导各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分析认为:“‘双减’正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格局的整体性变革。推进‘双减’,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提高政府的教育治理效能,必须坚持多元合作共治。‘双减’工作涉及政府、学校、家长、学生、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从业者等多方利益主体,要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
“双减”一年来,改革实践已充分说明:让教育回归良好生态,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双减”一年来,一个共识已然形成:“双减”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显示了党和国家坚决治理教育乱象的决心和信心。
攻坚克难,任重道远。“‘双减’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基础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校外培训治理成果需要巩固深化,校内教书育人需要提质增效,社会协同格局需要统筹完善。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巩固成果严防反弹,找准问题消除盲点,强化治本提升水平,化解风险确保稳定,用心用情用力写好‘双减’这篇大文章,确保‘双减’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文/本报记者 赵婀娜 吴月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