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在交易商协会和交易所同时推出科技创新债后,相关的首批债券于近期落地。
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首批科技创新债共计13只,规模合计199亿元,其标识具备鲜明的特点,即在债券全称中有“科技创新”“科创”字样,银行间市场的科技创新债在债券简称中有“科创票据”的字样。
今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会议提出,加快推进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在前期科创板推出后,金融系统正在从债券融资、银行融资等多方位支持“科技-产业-金融”的新三角循环。
科技创新债火热
5月20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升级推出科创票据相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指出,科创票据是指科技创新企业发行或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债务融资工具,即科创主体类和科创用途类科创票据。其中科技创新企业需具有相应科技创新称号,用途类科创票据要求募集资金中50%以上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同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4号——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公司债券创新品种业务指引第6号——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此后,科技创新债迅速落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目前,首批科技创新债已发行13只,规模合计199亿元。记者了解到,后续还有更多企业将发行科技创新债。比如银行间市场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发行材料也已挂网。
首批落地的科技创新债“硬科技”特色明显,发行主体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巨化集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正泰集团等发行人是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无锡华光环保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从企业性质看,13只科技创新债券共12家发行主体,其中6家是地方国企、3家是央企、3家是民企。3家民企分别是三一集团、正泰集团、江苏永钢,三家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债合计融资16亿元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
整体上看,13只科技创新债发行主体评级较高,均在AA+以上,因此发行利率也相对较低。如“22三一MTN001(科创票据)”最终票面利率2.70%,低于发行人二级市场同期限债券估值超10BP,“22华光环保SCP005(科创票据)”利率最终锁定为2.05%。
此外,三峡集团科技创新可交换债票面利率低至0.1%,市场认购十分火爆。“可交债内嵌了期权,出现低利率很正常,存量可交债有的票面只有0.01%;可交债实际上是偏权益类产品,很多机构都会打新,高认购也很正常。”沪上某大型券商投行部副总直言。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首批科创债项目贴有“双重标签”,例如三峡集团发行绿色科创债、华鲁控股发行科技创新低碳转型债券、江苏永钢发行碳中和科创债、广州港发行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债券。
提高债券、信贷对科创的支持力度
巨化集团科创票据主承销商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杨军表示,“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各类科创领域的融资需求不断增加,科创票据的推出为金融服务科创赋予了新的能量,提供了新的工具,更多的实体企业将依托发行科创票据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更多的投资资金也将通过科创票据直接流向科创领域,形成良性循环,为助推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中央高层不断强调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去年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一些分析指出,“房地产-地方政府-金融”的旧三角循环正由“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循环所替代。
“房地产市场疲弱,房地产行业资金不足、无力收储土地,导致政府的卖地收入减少,又拉低了地方基建投资。”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去年12月在新浪财经2021年会上表示,“2021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增幅逐月下滑,7月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出现负增长。深层次的原因是过去以房价为龙头,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基建三角循环来拉动增长的模式需要转型,这样一个三角循环已经走不下去了。”
中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今年4月在五道口金融论坛的演讲中,再次强调“科技-产业-金融”三角循环的战略方向,他谈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聚焦在三个方面发力:第一,助力中国经济实现技术、产业、资金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第二,帮助市场主体更高水平、更安全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第三,适应中国经济从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技术驱动的深刻转型。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此前主要是发展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因此中国创设了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给科技创新企业更大的支持。Wind数据显示,2019年6月开板至今共有426家企业登陆科创板,IPO募资规模为6000多亿元。
在中国的融资结构中,信贷占比最大,债券融资也占一定比重,二者占比远高于股权融资,因此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仅关注股权市场是不够的,还要提高债券市场及信贷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今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设,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重点领域,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职责范围内服务科技创新作用,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企业服务能力,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
央行则于今年4月28日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共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贷款本金60%提供资金支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人民银行通过科技创新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当时表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