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影响深远的新陈代谢,正在私募行业的肌体里进行着。
今年以来,面对乱象频出的私募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比如,近期广东证监局8天之内对7家私募管理人下发了监管函,深圳证监局1天之内公布了6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此外,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中基协历年来注销的私募机构已超过2000家。
面对监管部门不断升级的“扶优限劣”措施,许多私募管理人通过招募合规专业人才、加强员工合规培训等方式提升公司合规风控水平,头部机构也立足长期,不断优化客户管理和净值表现。
直击沉疴: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私募基金行业在今年初正式迈入20万亿元时代,成为资管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不过,疾驰中的私募基金业仍存在“违规募集”“失联”“承诺保本刚兑”“变相自融”等顽疾。对此,监管重拳出击,规范私募机构合规展业。
监管力度的增强,加快了“伪私募”“乱私募”的出清进程。中基协公示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6日,已有2092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行为被中基协注销,其中不乏春晓资本、创势翔等昔日的明星创投和冠军私募。从年度注销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1年被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数量分别为90家、516家、608家和593家,今年以来(截至6月6日)被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数量也超过了200家。
“以前私募机构野蛮生长,大多数小私募甚至没有专门的合规、运营岗位,在产品募集、运营、投后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层面存在漏洞。不过,近年来监管部门对私募机构违规操作呈现零容忍的态度,大幅压缩了私募机构不当操作的空间,合规至上的理念在私募机构中逐渐成为共识。”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荣浩表示。
合规至上:私募机构正视生存法则
除了去除行业顽疾,监管部门近年来也出台了诸多“扶优”政策。
从2020年2月起,中基协便开展私募基金产品备案分道制试点工作,使资源逐渐向优质私募机构倾斜。今年6月2日,中基协发布更新后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材料清单》及《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关注要点》,进一步细化了私募机构人员专业性、合规性要求,同时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申请机构办理登记备案业务提供便利。
监管部门扶优限劣措施的不断升级,让诸多私募管理人开始重新审视、完善自身合规风控体系。
“过去公司没有专门的合规岗位,都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的。但是,近两年监管部门抽查频率显著提升,扶优限劣措施不断升级,出于长久发展的考虑,公司去年招募了新的合规总监。这位总监长期在大型资管机构工作,非常资深,希望公司今后各项流程更加专业规范。”沪上某百亿级私募老总表示。
相关招聘信息显示,不管是新设私募还是头部机构,均在招聘资深合规人才。
比如,百亿级量化私募聚宽投资正在招聘合规经理,要求应聘者熟悉行业监管政策、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法规。成立刚刚2年的晋江和铭资产也在招募合规经理,要求具有2年以上公募或私募证券基金法律合规工作经验。紫阁投资董事长王欢透露,虽然紫阁投资是一家成立不到2年的新锐私募,但公司从一开始就把合规稳健经营放在重要位置,设置专人负责风控合规工作,并在系统上予以支持。
“在内控及风险管理方面,公司招募了多名高级管理人员,设置合规风控高级管理岗位,并且注意防火墙的设立,以及每一环节所涉人员的从业资格获得和专业性考核。”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表示。
明晟东诚投资副总监任波也认为,私募行业的规范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私募在居民财富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成立以来,公司通过加强合规培训、提高员工合规意识、积极招募合规人才等形式,不断完善合规风控体系。
回归本源:头部私募开启良性竞争
在合规至上渐成共识的背景下,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头部私募的良性竞争悄然开启。
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百亿级私募数量达109家,与年初相比,赫富投资、同犇投资、望正资产、嘉恳资产、煜德投资5家私募掉出了百亿级梯队,白鹭资产、仁桥资产等则逆势进入头部行列。
任桥资产创始人兼投资总监夏俊杰奉行逆向投资,重视估值安全性,尽管从未成为某一年的业绩冠军,但中长期收益稳健。白鹭资管则为量化私募,在股票Alpha、CTA、期权等方面均有布局,主要采用复合策略,其多策略产品今年以来表现稳健。
“伴随行业高速发展,竞争必然愈发激烈。不过,如今的竞争不再是短期超高业绩的比拼,而是在坚守合规基础上,围绕客户服务水平、业绩稳健性以及收益多元化等层面的较量。”某私募研究员直言。
黑翼资产首席策略分析师王俊表示,随着私募行业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短期业绩不再是胜负手,“走得稳”“走得长”才是未来取胜的关键。因此,公司会坚守多元化投资理念,搭建多层次风控体系,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健的投资体验。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