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抗疫 青春向党 东城区“80后”“90后”“00后”奋战抗疫一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6 10:41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青春之歌,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面对疫情,东城年轻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们主动报名、积极加入、激情奉献在防控一线。 

前方,红心,抗疫是属于青春的底色。

“很拼”“拼命三娘”“拼姐”

前方,流调,有一群年轻的业务骨干。

记者了解到,流调队伍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卫健委和疫控中心的业务骨干。专业、敬业是他们的代名词。被称为流调溯源“最强大脑”的孙冰洁,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年纪虽轻,却已身经百战。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次次的疫情考验与历练,她积累起丰富的现场调查经验和处置研判能力,总是能够用最快的速度锁定疫源地和涉疫人员。

流调工作需要流调队员拥有专业的谈话技巧和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肯学习、肯思考、肯复盘、肯总结一直是她的习惯”身边的同事常称赞道。曾经在支援外区疫情的复盘中,孙冰洁针对“德尔塔”变异株需要更精准的流调、更快速度的摸排风险点位和查找密切接触者等问题,对东城区流调溯源工作体系做了大量梳理反思,提出了抢时间、抢速度、抢在病毒前面的流调溯源理念和改进建议。

流调队中,不是每个人都从事传染病学或流行病学工作,但是经过专业培训,都可以具有一定业务能力。为此,她还担任疾控中心流调队的“教员”,也是东城区流调后备队伍的培训师,多次为东城区的干部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培训,有效提高了大家抗疫的意识与能力。

除了专业,流调还要求及时。孙冰洁常说,早一秒判断风险,就早一秒跑赢病毒。面对重重信息,她和组员总是能快速、反复地去搜索有效信息,推敲时间上的闭环和逻辑合理性,哪怕是一句话、一条信息、一份报告、一堆EXCEL,也要一遍遍地梳理、“地毯式”地排查,确保不漏过任何信息。“早调、早判、早控、早检、早传、早转”是她每次开会都会跟组员反复强调的话。

“很拼”“拼命三娘”“拼姐”是同事们对孙冰洁的印象。通宵达旦,对于孙冰洁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疫情之下,即便是两天两夜不曾合眼,也能争分夺秒、不舍昼夜,但谈及父母亲人,她觉得亏欠太多。每谈及此,也会忍不住掉泪。从4月23日起,孙冰洁就住在集中办公地点,十多天没有回过家了。父母因住在风险区域内而被“弹窗”居家,她能做的只能是抽空打个电话叮嘱几句。

“好好工作,是最大的孝顺。”孙冰洁眼眶有些泛红,但转而对记者说道,“很多群众不了解我们疾控中心的工作,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兴师动众”?其实,这样做不管对他们自身还是对大家,都是最好的保护。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配合。” 

坚守,筑牢疫情防控的“青春堡垒”

前方,流调,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

“大家注意,我们收到了新的大数据派单,请按照小组的顺序到我这里领取任务。”这是志愿者即青年突击队队员张子毅流调工作中最常见的一幕。作为数据组的成员,他负责全部流调数据的接收分发、汇总整理、审核上报等工作。

本轮疫情发生后,张子毅被紧急任命为东城青年突击队流调数据“大管家”。与疾控中心沟通对接,并根据派单情况进行任务分工……看似繁杂的工作流程被张子毅快速梳理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大大提升了突击队的工作效率。

“在此之前,只是听说过流调工作,但是真的上手了,才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责任重大。一个信息疏漏,很可能影响一大片。”张子毅说,流调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最详细的信息,为后续社区防疫、封管控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最艰难的还不是工作的速度和强度,而是一些流调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不开口。有的以“个人隐私”为由,有的认为是骚扰电话,一个流调对象有时需要反复沟通。”面对居民的不理解,张子毅也有过沮丧,但还是很快调整心情,耐心解释,反复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做起情绪疏导者。繁多的流调数据,张子毅平均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却仍旧保持着高度责任心坚守在岗位上,“越是紧急的时刻我们越要冲在最前面,年轻人嘛。”来不及多接受采访,张子毅很快投入到了工作中。

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谈及感想,来自卫健委的一名年轻干部说道,北大红楼在东城。东城区成立了疫情应急处置前方指挥部“红心抗疫党支部”,我们成为“红心抗疫”党支部的一员,做好前方工作,用坚守和行动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青春堡垒”,这是五四“策源地”的意义所在,也是青年节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孙冰洁、张子毅只是一个缩影。初心如磐也非一句空话。

青年们以从严从快、精准高效的标准,努力实现流调溯源与处置管控双同步,风险人员和场所处置更迅速、措施更严格、管控更果断、转运更及时的实效。

红心抗疫,映照出东城青年干部的初心,也反映出红色精神在“崇文争先”理念下的传承与践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