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日本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本田召开记者会,发布了电动化转型战略的最新举措,包括研发经费投入、组织架构调整、电动车型投放计划、加强全球电池采购以及强化软件和网联化领域等多个方面。
本田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61亿元)研发经费,其中在电动化和软件技术领域投入约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40亿元),以加快电动化进程。同时,本田计划投资4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建设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
“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推出从轻型商用到旗舰级的30款电动汽车,并将电动车年产量提升至200万辆以上。”本田汽车宣布。
2021年4月,本田全球CEO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发布了“全面电气化”的目标。本田成为日本首家公开停售燃油车型的汽车制造商,计划在2040年全面停止销售使用汽油作为动力的汽车。
根据计划,本田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比例将在2030年达到40%,在2035年达到80%,在2040年达到100%。
“无论销售收入如何波动,本田将在未来六年内向包括电气化在内的研发项目投资总计约5万亿日元。”三部敏宏彼时表示。
时隔一年,本田的电动化转型路线得到了进一步细化,时间节点也更加明确。
组织架构方面,本田从现有的按摩托车、汽车、动力产品划分的组织架构中,分离出具有未来核心竞争力的“电动产品和服务、电池、能源、移动电源包、氢燃料”,以及与此关联的“软件和网联化领域”,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业务开发本部”。
电动汽车方面,本田公布了在中国、北美以及日本市场的部署,并计划从2026年开始推出基于“Honda e:Architecture”纯电汽车专用平台的产品。
在中国市场,本田计划到2027年推出10款电动汽车,约占其全球电动车型投放计划的三分之一。本田曾在去年10月表示,2030年之后在中国推出的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电动化车型,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型。
在北美市场,本田与通用汽车进行合作,计划到2024年在北美推出2款合作开发的中大型纯电动车,分别是全新Prologue SUV及讴歌EV SUV车型。2027年以后在北美市场推出与传统燃油车具备同等竞争力的“油电同价”大众型纯电动车。
在日本市场,本田计划2024年上半年推出价位1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5万元)的商用轻型纯电动车,并适时推出面向个人的轻型纯电动车和纯电动SUV。
此外,为了扩充电动汽车产能,本田计划在中国广州和武汉两座城市建立电动汽车专用工厂,以及在北美建设一条专用的电动汽车生产线。
动力电池方面,本田公布的计划主要分为外部合作和自主研发两个部分,涉及中国、北美以及日本本土三个主要市场。
现阶段,本田通过加强液体锂离子电池的外部伙伴关系,确保每个地区的稳定采购。在北美地区,除了从通用汽车采购“Ultium平台”电池,本田正在筹备成立一家电池生产合资企业。在日本,本田将从远景动力(Envision AESC)采购电池,用于轻型电动汽车。在中国地区,本田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合作。
从2020年代后半期开始,本田将加快新一代电池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其中包括预计于2024年春季启动的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并将自研电池应用于2025年至2030年上市的车型中。
本田还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按需提供了多元化动力解决方案,可针对不同出行方式选择择交换式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还将通过连接它们的CONNECT平台,提高整个社会的便利性和运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三家主流日本车企选择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作为电气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丰田汽车计划到2030年投入1.5万亿日元用于开发动力电池及其电池供应链,预计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规模量产。日产汽车计划投入1400亿日元(约79亿元)用于固态电池研发,预计于2028财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
与采用电解液作为传导物质的传统锂电池不同,固态电池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作为传导物质,能量密度和热稳定性能显著优于液态锂电池。在同一功率下,固态电池的总能量远高于传统锂电池,续航时间是传统锂电池的2-3倍,且体积更小、寿命更长、稳定性更高。
因此,固态电池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更适合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据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预计达500GWh,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