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扶贫诗人王单单携诗集《花鹿坪手记》 亮相北京国际图博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15 16:38

9月14日下午,80后扶贫诗人王单单诗集《花鹿坪手记》分享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举办。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以其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布嘎乡花鹿坪村的扶贫经历为基础,真实地记录和书写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社会实践。

据了解,《花鹿坪手记》曾被中国作协列入重点扶持作品,获得《诗刊》脱贫攻坚特别诗歌奖,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谈及《手记》创作过程,王单单表示,他从2018年3月到花鹿坪村,在这里一待就是两年,从一位诗人变成了一名扶贫队员。在他看来,不管是写诗也好还是扶贫也好,都需要一颗大爱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扶贫过程当中寻找到写作的一些素材。

对普通人的书写,一直以来都是王单单诗歌写作的一个主要方向,一个诗人主要的能力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当中挖掘诗意,作为一种写作对象、写作素材,平凡的人经过作家的加工之后也可以有很感人的东西。王单单希望可以通过鲜活、生动的口语,捕捉、印证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准确地传达他对生活、对扶贫工作的理解。

谈及诗歌的主题写作,王单单表示,正是“纵深性”决定了一个人的写作是诗还是生活片段。扶贫题材主题诗歌最容易沦为对生活简单的描摹或者对某件事情拙劣的叙述,如何让叙述拥有诗意纵深的力度,让语言触摸到诗意的空间,这就需要追求留白,追求抒情的节制、语言的意味。

作为王单单的老朋友,蓝野见证了王单单诗歌创作的成长。他认为这种成长主要体现在王单单身上的匪气、酒气少了,烟火气多了,更加脚踏实地,落到了乡村里,落在乡土上。王单单的诗歌追求口语表达的直接、灵巧和巧妙,直击事物或者表达的核心,看上去不抒情,离抒情很远,却动人而又内敛。

“他的诗歌语言看似白描,看似日常书写,其实已经走得很远,内敛却又很容易触动读者的内心。”蓝野称,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可以说是扶贫写作中的一个现象级作品,无论对当下还是王单单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诗坛的一个大收获,也是单单个人创作与成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谈了他在阅读《花鹿坪手记》时的一些体会:《花鹿坪手记》作为一种主题性写作,在保证思想性的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王单单深入到花鹿坪村这样一个地方,以一个扶贫驻村干部的情感,融入到了整个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将个人经验和整个历史、社会发展的大的历史进程深刻地融合在了一起。

“诗人在主题写作的同时又有很强的个人经验,注入了个人感情。诗集在语言、形式、内容上,既表现了王单单个人的艺术追求,同时又吸收了老百姓的语言,在艺术上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吉狄马加希望王单单诗集《花鹿坪手记》的推广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年轻诗人真正深入到生活中间去,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见证这个时代,书写人民创造今天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具体实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著名当代诗人梁小曼病逝,年仅50岁
扬子晚报 2024-11-15
《单单》中首演男主角 楚布花羯:即兴表演多,演得很尽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专访《单单》导演宋川:每个人都在内心深处寻觅看不见的诗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2
活动|刹那灵觉与生命之诗 诗集《刹那》《如初》研讨会在宁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4
文学|经历坎坷,仍要盛开 暌违八年,“国民诗人”余秀华携新诗集质朴回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2
文学|英国桂冠诗人休斯最具代表性的儿童诗集《季节之歌》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02
张掖诗人杨国锋诗集《阳君诗集》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4
文学|阿根廷国宝级诗人携自选集与中国读者见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