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回应时代热点、强调思辨性 大作文引导考生大格局中思考青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08 06:54

 “跟之前模拟试卷考试的难度差不多!”昨天上午11点半,北京高考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在北京师大二附中考点,一位考生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今年语文考题难度适中。同时,今年高考语文微作文仍为“三选一”,大作文为“二选一”,高考作文题设置更是回应时代热点,强调思辨性。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分析,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今年的考生经历了疫情的考验,感受到抗疫斗争中的国家凝聚力,在建党百年的纪念活动中认识到祖国崛起的艰辛历程和新时期建设的辉煌成果,对国内和国际形势有强烈的关注。北京高考写作题目,紧扣考生关心的话题,贴近考生现实与思考,在不脱离其实际经验的同时给予思想上的启发。把写作过程视为考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促进思想认识的提升,是高考试卷立德树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从高考作文选材角度来讲,回应时代热点,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成长。”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何郁介绍,高考语文微作文从命题内容角度看,选材回应时代热点,三道题中一道题指向名著阅读,一道题指向百年建党,另一道题指向让学生写一段抒情文字。三道题各有侧重。比如,第一题重点考查考生议论分析,既有读又有写,非常重视思辨性。从名著中让学生选择感到既遗憾又有启发的人物,这样既尊重了原著内容的真实性,也体现了对考生良好的引导。第二题考百年建党,让学生设计一个核心活动的环节,体现了对学生应用型的追求,同时也关切了时代热点。第三题让学生写“醒来的时刻”,很有文学味道,要求学生写一段抒情文字和一首小诗,跟去年一致,这样一种文学写作的追求很好体现了语文学科的重点。“我觉得这是对学生文学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回应。”何郁说。

就大作文题而言,何郁分析,这两道题体现公平性,让考生有话可说。首先,两道题回应了时代热点,话题都指向青春成长,立德树人,为国选材。考生一定会想得到,更对此有话可说,这就是要引导他们规划人生。其次,这两道题“语文味”很浓:思辨性强,体现在写议论文需要考生站在一个大视野、大格局中思考自己的青春成长,对比不同时代,也对比不同人生,再定义自己的青春;记叙文虽然意在讲故事,写人物,但思辨性自在其中。学科特点鲜明,这体现在议论文题目中一个“论”字,彰显了文体性质,“生逢其时”又规范了讨论内容,题目中规中矩,议论色彩鲜明;记叙文高度暗示了生活图景,引导考生写生活,想生活,感悟生活,“才”字更引导考生往提炼思想处着力,题目有一定的限制性和文学性。

作文原题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班级要开展“缅怀革命先辈、点燃青春激情”的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参与策划,你会在活动中设计一个怎样的核心环节?请说说理由。要求:简要说明核心环节的内容,重点陈述理由。不超过150字。

(3)请以“醒来的瞬间”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2024年北京高考大作文仍为“二选一” 考到: “历久弥新”和“打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今年高考作文题折射出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
新华社 2023-06-08
北青快评 | 好的高考作文应让考生有话可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7
高三教师认为北京高考作文难度适中,考生大多选择议论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6-07
全国7个版本高考作文题汇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7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权威出炉 大作文“二选一” 考:“续航”和“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7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公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7
2022年高考作文题,透露语文教育新趋势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6-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