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企业持续重仓中国市场,2020年新投建项目金额过千亿
盖世汽车 2021-01-23 07:00 阅读量:24748

站在2021年初,回看2020时我们不免发现,不少国内外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赌赢了。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2020年国内外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步伐并没有停滞,反而重仓国内市场,加速布局在华新投建项目。据盖世汽车统计,2020年全年,至少有3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投建新的生产或研发基地。那么,这些新投建项目是否有一些共性?又透露出了什么风向呢?

外资投资热度不减,加速本土化研发及生产布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车市规模稳居全球第一,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

疫情下,中国汽车市场表现出的强大的内生动力,该市场即将带来的红利仍然具备足够的吸引力。从盖世汽车此次梳理的信息来看,即使在疫情之后,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热情依旧不减。越来越多的海外零部件企业坚定步伐,加速在华产能布局。 

2020年11月,韩媒报道,LG化学将向其南京的第二座锂电池工厂额外投资5亿美元,预计2023年产能将提升至32 GWh。该笔投资后,LG化学在南京进行的投资总额将突破2万亿韩元(约18亿人民币)。

图片来源:LG化学 

LG化学集团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而预计扩产的工厂正是负责生产国产版Model 3所使用的18650圆柱形电芯的工厂,想必伴随特斯拉产能的提升以及车型的投入,LG化学也想分得更多的订单。 

而在2020年6月,英威达在上海化学工业区举行了己二腈(ADN)生产基地奠基仪式,这标志着总投资超过70亿元、年产量40万吨的己二腈项目正式启动全面建设。据了解,可以说是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进口壁垒,2022年该项目竣工投产后,上海将拥有从己二腈到高性能聚合物的完整产业价值链,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尼龙6,6综合生产基地所在地。 

同月,日本电产也被曝将在中国新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基地,以期应对中美紧张局势带来的风险并吸收中国当地的需求。据了解,该基地将于2021年投入运营,预计雇佣员工1000名。此外,电产还计划增加中国两个现有工厂的专门从事电动车领域的工程师的数量。据悉,电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Shigenobu Nagamori一直是跨境扩张的坚定倡导者,他认为应该更多地进行全球化,把供应链带回国内只会增加风险。 

电产这一举措,正值其全球竞争对手也在争相扩大在华业务。2020年6月,大陆集团电子空气悬架系统新工厂在常熟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运营。大陆指出,中国是动态控制系统业务单元未来几年的重要增长引擎,新工厂的设立利于其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加快这一业务单元中国区的发展。同年12月,大陆进一步宣布在其常熟工厂建立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中心,以提供高品质解决方案。“我们将继续增强在中国的本土研发和生产能力,以此满足未来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大陆集团康迪泰克中国区总裁祁松先生表示。

大陆在其常熟工厂建立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中心  图片来源:大陆集团 

除此之外,佛吉亚、纬湃科技、大陆马牌轮胎等多家外资零部件企业亦在2020年在华进行了研发或生产方面的布局,以跟上不断发展的中国市场,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区位集群效应明显,江浙沪成投资热点 

2020年9月2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2020年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3个覆盖汽车车身、底盘、内外车饰、新能源动力总成、材料、传感器及电子元器件等汽车产业链上各类配套产品的项目正式落地临港新片区。据了解,这些项目投资额总计超过40亿元,达纲产值逾百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业的项目不乏配套特斯拉项目的身影,如佛吉亚。据悉,佛吉亚预计投资2500万元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打造座椅生产基地,未来将为特斯拉配套整椅解决方案。而早在2019年,其旗下的SAS公司便已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专注于为上海特斯拉超级工厂提供完整的驾驶舱模块供应,此次座椅工厂的落户代表双方合作进一步加深。 

新泉股份此次4.5亿元汽车饰件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的投建项目与特斯拉亦不无关系。据新泉股份半年报,该公司已与特斯拉达成了合作关系,获得将于本月开始交付的ModleY内饰定点开发和制造。新泉股份此次在临港打造汽车饰件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意在实现就近配套,降低产品运输、包装、仓储等成本。 

其实,在特斯拉上海临港工厂周围,早已聚集了一大批零部件供应商。据悉,均胜安全2019年10月正式进驻上海临港。去年2月,该公司正式获得特斯拉中国定点,为国产Model 3和Model Y供应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等多项产品,并已于10月正式供货。

而在2020年,均胜安全也投资了近4亿元在湖州启动三期扩建项目,建成后均胜安全湖州气体发生器年产能将达3000万件,成为其最大的气体发生器生产基地。项目同期将打造中国唯一可完成气体发生器所有测试的企业实验室,同时建设先进的全自动无人原材料仓库。

除了均胜安全外,结合新投建数据分析,盖世汽车进一步发现,在3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投建项目中,落地江浙沪的占据了六成以上。 

其中,伟巴斯特嘉兴新工厂及新能源动力电池系统研发中心已于2020年1月正式落成。据悉,伟巴斯特将进一步推进“加强和参与”双重战略:一方面,将加强汽车天窗核心业务;另一方面,将在中国市场开拓全新电池业务领域,并提供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而总投资100亿元的龙电华鑫锂电铜箔华东总部项目目前也已落户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该公司董事长曾祥新表示,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程度高,拥有上汽、长安、比亚迪、开沃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主要客户SK、LG电池、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在南京及周边也均有所布局,龙电华鑫的进驻将利于其业务的开拓和发展。 

此前说到的大陆、LG化学等新投建项目也均落地于江苏,以利用集聚效应,加快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的协同发展。 

资本密集入局下,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受追捧

从2020年7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就呈现出增长态势,且每个月产销均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12月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而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大力推动下,预计新能源汽车未来将有望迎来持续快速增长。 

面对蒸蒸日上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零部件企业自然也不会措失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头部企业,在全力抢占终端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巩固自身的龙头地位。 

除了前文重点提及的LG化学、日本电产、大陆、伟巴斯特之外,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辉能科技等零部件企业的投资也均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在电池的产能储备上。 

事实上,得益于市场需求的蓬勃发展,近来宁德时代仍在不断扩张产能。2020年8月,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时代吉利拟投资不超过80亿元在四川宜宾投资建设动力电池项目。在随后的9月,宁德时代又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在锂电全产业链的合作。而就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又连发三条公告,宣布将自筹资金投资扩建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项目以及锂离子电池福鼎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0亿元。

据中金最新研报测算,宁德时代将在未来2-4年内合计新增产能约120-150GWH,是截至2010年底53GWh产能的2倍多。考虑到短期行业景气度提速,中长期预期全面提升,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50%至450元。 

国轩高科也在2020年7月对外宣布其第八大生产基地柳州国轩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奠基。据此前已公布资料,该基地年产10GWh动力电池,总占地面积达400亩,其中包含电芯生产车间、动力电池组装(PACK)车间、仓库等厂房及配套设施。 

同样在7月,辉能科技宣布其大陆区总部及全球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杭州临安区,总投资额达380亿元,这也是2020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新投建项目中单项目投资额最高的项目。项目的落地也意味着辉能将拥有第三家、中国大陆第一家正式量产的固态电池生产工厂。据悉,新工厂的产品以动力电池为主,项目总规划达56GWh,将分三期建设。 

而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在智能网联领域也不乏新投建项目。2020年9月,投资近30亿元的地平线车载AI芯片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正式入驻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该研发中心将汇聚一大批具有资深行业经验和丰富国际履历的行业顶尖人才,聚焦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的研发和产业落地,高效支持辅助自动驾驶以及座舱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计算。 

此外,福瑞泰克也在积极推动在华布局,2020年1月,该公司宣布其建面共3000平米的乌镇工厂正式投入运营。据悉,乌镇工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雷达装配和测试生产线。2020年下半年,该工厂还建成了一条领先的全自动化柔性组装生产线,以生产福瑞泰克自主研发的第二代前视摄像头和中央域控制器。

为应对汽车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佛吉亚也在大力推进战略转型,围绕“智享未来座舱”技术方向发力,并将中国汽车市场看作是关键的战略型市场。2020年5月,佛吉亚宣布建立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重庆研发总部。据悉,重庆区域研发总部总投资达4.5亿元,将承担佛吉亚整车客户的车载电子产品研发工作,涵盖车载娱乐系统、显示屏、沉浸式音响及高级行车辅助系统等技术领域,并提供售后与技术咨询服务。佛吉亚中国区总裁唐德福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佛吉亚未来将继续对中国市场进行投资。

佛吉亚歌乐电子重庆研发总部项目云签约现场  图片来源:佛吉亚 

在充斥着不确定性的2020年,国内外主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频频出手让我们看到了整个产业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及决心,而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交出的产销成绩单也再次自证了其潜力与发展韧性。

那么站在后疫情时代,面对智能化、电动化进一步加深下新的游戏规则和生态,以及从横盘走向快速拉升的汽车市场,未来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又将如何布局。是观望,转移?还是加持,重仓?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文/濮思怡 

编辑/李东颖

相关阅读
东风汽车实施零部件“跃创工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ST曙光签订招商引资框架协议 拟在吕梁投建氢能重卡和零部件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4-06-29
传统零部件巨头走下“铁王座”
​第一财经 2024-01-15
自产还是外购?车企高管热议核心零部件掌控之道
上海证券报 2022-11-26
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力新能源产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2-11-19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深度“捆绑” 共推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
证券日报 2022-10-22
理想将在江苏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盖世汽车网 2022-08-19
汽车零部件重镇宁波一线调研 “车轮子”转起来 产业链满负荷生产迎变局
上海证券报 2022-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