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大学张怡飞 新闻中心人脸识别储物柜志愿者
今天是5月16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会的第二天。正式上岗时间是两点半,但是不到一点半所有的志愿者就已经到达了工作岗位。我今天所需要负责的是人脸识别储物柜区域,到岗后,上午岗的同学和我们交接了工作,跟我们详细介绍了人脸识别储物柜的使用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特殊状况。我们四位志愿者采用轮班制的方法上岗,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志愿者都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进行服务。此次志愿工作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极大的细心与耐心,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今年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的志愿者就像一个小小的齿轮,认真工作,细心努力,以自己这颗小齿轮的力量推动了整个大会这一大齿轮的转动。
对外经贸大学刘佳琦 新闻中心预约服务台志愿者
今天我的岗位是被新闻中心预约服务台,主要负责耳机充电插头等设备的租用和归还登记,以及新闻中心媒体相关的咨询服务。初次上岗,对岗位工作内容不熟悉,我主动阅览学习相关资料,熟悉工作和业务流程,先在脑海中过一边可能用到的英文词句,争取做到对来宾的咨询问题对答如流。一开始,面对来咨询或借设备的嘉宾,我还有些手忙脚乱,在找登记簿、指明方向上花费时间。随着接待人员数量的增多,我也逐渐熟练起来,处理各种事物得心应手。
经历了一天的工作,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热心帮忙别人的感觉真好,虽然有时会有些累,但是为了别人付出,看到别人满意的笑容很值得。同时,能为国家重大外事活动出一份力,也让我感到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和对祖国的热爱。
对外经贸大学苗亚男、王喆 新闻中心储物柜志愿者
我们的工作主要负责人脸识别储物柜的存取,解决人们在存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是感叹人脸识别技术非常先进,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无使用条码纸,只要刷脸就可以存取物品。
此外,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快乐和他人的肯定、微笑与感谢,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价值。而且从和我一起工作的技术人员身上也学到了凡事要用心这一点,他以大体记住每个人的存放位置,如果有人取东西时忘记了柜子,他都会给出指导。
整理/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小妹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