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谈论中国传统天学,以什么形式来谈论最为合适呢?一部《古代中国天学史》?一部《古代中国星占学史》?或者如一些著作已经使用的书名——《中国天文学史》?
综观当代世界学术发展趋势,有两点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为向深度发展。比如在某部早期的综述性著作中只用一章或一节作过初步处理的某个课题,后来被更深入地加以研究,以至成为一部专著的主题;而且这部专著的篇幅很可能比早期著作大得多,以容纳大量论证和细节。
其二为越出早期研究所设定的范畴,而进行跨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科学史当然也不例外。由于科学史这一学科的特殊性,极而言之,如果返本寻源,科学史这一学科的诞生,可以说就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
就科学史的发展而言,上述第二点趋势主要表现为从纯粹的“内史”研究,进而拓展到历史上科学与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
研究深度的增加与研究范围的拓展两方面是相互促进的:比如后者可以使某些仅靠“内史”研究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得到别开蹊径的解答;而前者往往会引发许多新问题,促使人们寻找新的解决途径。
在几部名为《中国天文学史》或类似名称的著作先后问世期间,向深度发展的著作也有出现,较重要者有《中国天文学源流》(郑文光,1979)和《中国恒星观测史》(潘鼐,1989)。前者致力于探讨起源、形成等早期问题;后者深入研讨中国古代恒星观测的各个方面,是向深度发展趋势的典型表现。但是关于中国古代天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方面,则长期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学者们在论述中国天学史时,一般只是将关于社会文化的片言只语作为时代的背景略加点缀,如论及两汉之际时多云“谶纬盛行”,论及盛唐时代则曰“国力富强”之类。
有鉴于此,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古代中国天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由于这种关系远较今天一般公众和相当部分学者所想象的要密切得多,更显出这一尝试的必要性和价值。笔者探讨古代中国天学的性质与功能,性质侧重于社会角度,功能侧重于文化角度。
如将本书归入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范畴,虽未必完全妥当,但大体上似乎也无不可。科学社会学的确立,如果从默顿(R.K.Merton)1938年发表他的成名作算起,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恰如默顿在该书1970年再版前言中所说,“就其最一般的方面而言,本论文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今天仍然与我们同在”,他列举的问题中头两个是:“社会、文化与科学之间相互影响的模式是什么?在不同的历史范围内这些模式的性质和程度发生变化吗?”此外,默顿在其著作中还注重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对科学的影响。
但是科学社会学理论所处理的,基本上限于西方文化中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而这与古代中国天学毕竟相去甚远。举例来说,古代中国天学与古代政治之间关系之密切程度,是默顿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这样,对后面的讨论来说,科学社会学理论虽然颇有启发,却并不是一辆现成的指南车。我们将不得不时常在蚩尤之雾中奋力摸索,以求尽可能得到合理的结论。
本书不打算对中国传统天学作沿时间轴的单向论述,如果那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就不得不又写成一本与前贤之作雷同的书。本书是对一系列相关问题,从各种角度进行的考察和阐释。这种形式,较接近于西人所谓的treatise——中文通常也译作“论文”,实际上应译作“专论”更妥。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