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南京警方全面深化警务机制改革,结合南京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实际,将“低空警务”建设应用作为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创新实施警用无人机“金陵警鹰”行动计划,探索出一条“主战主防”能力提升新路径,为平安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增添了新活力。
空地联勤
织密城市治理网络
应天大街高架赛虹桥路段常年车流密集,若发生事故会更加拥堵。近日,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中队实地演示如何通过无人机巡航对发生事故路段进行疏导。
当天,执勤民警在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中发现:一辆白色轿车与前车发生追尾。10秒后无人机下降至事发位置上方约15米,迅速完成勘查、拍照指令。
很快,接到指令的“金陵铁骑”赶到,迅速引导驾驶员转移至安全路段等候处理。与此同时,无人机迅速向事故地点来车方向位移并低位悬停,携带的电子屏上闪动着“前方发生事故,请勿分心驾驶”,对车流进行有效引导。
“无人机能够在2分钟内快速绘制事故现场图,有力地推动了事故快处。”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室主任郭智和介绍说,目前南京交警“金陵飞鹰”无人机战队配备了无人机近80架、“飞手”116名,成立无人机应急处置“东西南北中”五大片区小分队,持续为交管工作赋能增效。
实践中,南京警方充分发挥无人机优势,将其作为传统巡逻方式的有效补充和重要辅助,在校园周边、夜间经济、潮汐式人群聚集点位等重点部位构建起“空地联勤”勤务新模式,推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再升级。
在南京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法治日报》记者在指挥大屏上看到夫子庙-白鹭洲景区的三维立体地图,楼层高低、上下坡度、交通设施等一目了然。原来,特警支队利用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对夫子庙、南京南站、新街口等全市人流量较大区域均制作了实景地图,辅助指挥调度,随时挂图作战。
“无人机动态巡航,与三维地图实时‘碰撞’,哪里要增派警力、哪里安保措施要及时调整,都能迅速作出反应。”特警支队指挥室主任滕昆介绍说,在马拉松赛事、夫子庙灯会等大型活动安保工作中,“空地联勤”巡防模式发挥着重要作用。
空地接力
延伸服务群众触角
一名脑梗老人误入老山景区失联20个小时,接警后警方“空地接力”,仅用10分钟就将老人找回;栖霞区一位七旬老人上山砍竹后失联,无人机精准发现老人躺倒在山石上,民警及时赶到将其送医,得以脱离危险……
“自从引入搭载红外热成像设备的警用无人机后,搜救时间大大降低。”南京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专班民警刘健介绍说,“现在即使在夜里,无人机也能清晰识别救援对象。”
据了解,南京警方目前已规划123个飞行网格,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构建起“5分钟无人机警务圈”,确保遇有相关警情时快速出动。
“特别在夏天,辖区内的重点水域都会用无人机常态开展防溺水宣传,今年共有效劝阻野泳200多人次。”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特巡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田宪元介绍说,遇上群众遇险等异常情况,也能第一时间参与处置,无人机水上救援是在汛期应用最广的救援方式。
针对汛期落水类警情,不同于以往单一使用冲锋舟下水搜救,南京警方现在多利用无人机沿水域进行空中搜索,发现落水者后引导冲锋舟到落水位置,“水空联动”,效率更高,今年已成功救起落水者10多人。
空地一体
提高协同作战水平
2023年9月,南京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无人机大队建成。一年来,南京市公安局锚定“领跑、领先、顶尖”的目标追求,以战队建设为引领,以创新应用为驱动,以赋能实战为核心,以装备配备为保障,在全市部署265架无人机,层级化培训500名无人机“飞手”,在140个基层站所队建立警用无人机24小时值班备勤和应急响应等机制,规范化开展每日“三调度”;同时建设完成全市“5G+AI”警用无人机管理实战应用系统,实现了各类数据“一网统管、一屏显示”。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彰显了南京警方在深化警航体系改革方面的“飞速度”。南京市公安局始终重视人才建设,除支队组建市级警用无人机综合战队外,警种部门中还组建了8支业务战队。同时,成立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创新实验室,聚焦警种需求,紧扣应用实际,开展警用无人机产品研发工作。
记者了解到,南京公安牢牢抓住区域优势,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等多家本地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持续推进警用无人机应用在现代警务中的深刻变革。目前已规模化创新40余项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场景,包括破窗型无人机,有火情时可用于高层楼栋室内突入;打击型无人机,适用于持刀类警情中快速制伏嫌疑人;救援型无人机,可落在水面上直接向落水群众移动靠近,实现精准救援等。
南京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常和平表示:“南京公安将进一步探索‘空地一体’无人机警务实战应用体系,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推进警用无人机规范化、实战化建设,同时深入开展集群作战、红蓝对抗等实战训练,持续提高单机和协同作战水平,为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战斗力和增长极。”
文/罗莎莎 李颖 张燕秋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