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超百股被实施风险警示 投资者还能买ST股吗?|谈股论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09:06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今年以来大A有一个板块从来没有让人如此绝望,就是ST板块”。一名长期做ST板块的股民王先生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A股已有超100家上市公司因财务指标未达标或公司内部控制、持续经营存在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含*ST或ST),超过去年同期的85家。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ST板块持续走低,春节之后A股指数以及几乎所有的板块都随市场的估值修复迎来阶段的回升,但对ST板块却是个例外。Wind统计的ST板块指数累计下跌超40%,在5月29日这天市场上一度有超过40只ST股跌停,整个板块弥漫着绝望的情绪。对ST板块的交易者来说,更大的变化是,新“国九条”颁布后,监管力度也在强化,A股退市力度不断升级。

五月退市潮

今年5月,包括*ST商城、*ST同达、*ST碳元、*ST园城、*ST中期和*ST新纺在内的6家上市公司公告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均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除上述已宣告退市的6家上市公司,5月包括ST中南、*ST太安、*ST越博、*ST美尚、*ST世茂、*ST保力、*ST左江、*ST三盛、正源股份在内的9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收到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提前锁定退市情形。

在触及财务类退市的情形中,*ST中期无疑是个典型。这家曾在资本市场以“期货第一股”著称。公司此前一直计划重组国际期货。2010年迄今*ST中期共筹划过6次重组但均告失败。*ST中期曾对外坦言,由于公司近十几年来在汽车服务行业没有增加投入,业务规模很小,在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公司转型期货等金融业一直处于努力之中,多次通过重组中期集团的期货优良资产努力一直没有实现,公司长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ST中期营收均低于1亿元,并逐年下降从6230.78万元减少至1106.92万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亦现颓势,最高也仅在2023年盈利800.69万元。

*ST中期周四晚间公告,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4年6月6日,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4年6月27日。根据前一日深交所披露的决定书显示,*ST中期被终止上市的原因是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3年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连续两年触及深交所相关退市规定。

同时被深交所终止上市的*ST新纺则因触及“净资产为负”以及“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退市情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T新纺4月28日晚间曾公告,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其中查明了公司的多项违法事实。告知书内容显示,*ST新纺因虚增营业收入、虚增存货等违法行为,已经触及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T碳元被财务退的具体原因为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自2023年4月2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当年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这意味着ST企业通过其他与主业无关的关联交易来保壳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监管发威 百股ST

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100家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含*ST或ST),其中57家被实施*ST,43家被实施ST。其中,财报季后,48家公司于5月6日集中被实施风险警示。今年被实施风险警示(含*ST或ST)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去年同期的85家。从被实施的风险警示原因来看,多触及财务红线。

除触及“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均为负值”等财务红线外,一些公司因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公司在年度报表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被实施ST。比如ST长康5月28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进展情况暨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提示公告》。还有一些公司因受到行政处罚而被实施ST。ST瑞科5月2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

新“国九条”提出“收紧财务类退市指标”,证监会指出“提高亏损公司的营业收入退市指标,加大绩差公司退市力度”。为持续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实现进退有序、及时出清的格局,证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证券交易所修订完善相关退市规则。

退市新规严格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加连续多年内控非标意见退市情形,督促上市公司切实强化内部管理和公司治理;增加控制权长期无序争夺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上市公司有效信息的退市情形,保障中小投资者知情权;上市公司内控失效,出现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的,在强制退市中予以考虑。

针对财务造假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修订,是此次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凸显监管部门“零容忍”打击财务造假的决心。第一,严打多年连续造假,造假行为持续3年及以上的,只要被行政处罚予以认定,坚决予以出清;第二,加大严重造假的出清力度,进一步调低“造假金额+造假比例”的退市标准。对于1年造假的,当年财务造假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且造假比例达到30%以上的,予以退市;连续2年造假的,造假金额合计数达到3亿元以上,造假比例达到20%以上的,予以退市。

监管还将虚假记载作为退市新规的重点打击的方向之一,今年5月,3家上市公司因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当地证监局采取行政处罚,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前被冠以“ST”字样。在A股历史上,首次为财务造假划出多条“红线”,强化风险揭示。

整治顽疾“大股东资金占用”

大股东资金占用,是A股市场的一个痼疾。把上市公司当“提款机”,侵害上市公司利益和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侵蚀市场诚信基础,严重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也是此次退市改革打击的重点。5月10日晚间,ST摩登、ST红太阳、ST华铁、*ST中利、ST浩源、*ST深天、ST长康、ST三圣、*ST信通9家公司相继披露收到责令改正措施决定的公告。这9家公司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大额资金,监管部门要求相关公司在6个月内清收占款。

证监会出台《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明确,出现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的,在强制退市中予以考虑。4月30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新增占用退市情形,明确规定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余额达到2亿元以上或者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30%以上,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的,依序停牌2个月,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个月后退市。

游资也被闷杀 ST股还能玩吗?

ST一度被称为小资金的天堂。一些市场资金常年选择在ST板块耕耘,期待乌鸦变凤凰。不过,今年以来,众多投资者对于ST个股选择敬而远之。5月份ST板块指数,在4月份大跌9.88%的基础上下挫14.51%,这一跌幅创出了2019年5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Wind统计的ST板块指数累计下跌超40%,毫无抵抗。更长周期来看,ST指数低见686.75点,创2012年12月以来的新低。

股吧知名游“北京炒家”的实盘显示,近日因买入*ST中润被闷杀6个跌停。他在实盘帖子中表示:“血的教训,大家以后不要再去买垃圾股了,真的是无底洞,按这个趋势,优胜略汰,恐怕以后大部分不好的公司都要面临被抛弃的状态吧。我这是用几十万的代价给大家上了一堂风险课,希望大家以后都不踩雷吧,做时间的朋友,共享价值的福利。”

ST板块股价大跌还带动了低价股群体大范围走弱。截至5月收盘,A股低于1元面值的个股数量增至18家,另有122股股价位于1-2元之间。

新“国九条”进一步严格退市标准,强化对“僵尸空壳”企业的退市执行力度,尤其是对“借壳上市”行为严监管。这让整个ST板块价值重估,原来壳资源价值被弱化甚至消除,一切回归到业绩说话。“靠炒作ST股重组题材投机获利的时代已经远去。上市公司只有严格规范自身,才能在资本市场存续下去。”一位分析师感慨。

面对越来越严的风险警示和退市标准,很多投资者是准备不足的,甚至不经意间就可能遇到持有上市公司被风险警示甚至面临退市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对此,多名券商分析师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对ST能避则避,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新规之下,被ST的的上市公司更多的还是集中于触及财务红线。比如期末净资产为负、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投资者如果对企业财报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关注的,是可以适当规避的。另外在选股方面,尽量选择经营稳健、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避免盲目炒小、炒差等。

当然,上市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不必然走向退市,企业存在的问题整改之后或者财务状况好转之后仍然可以“摘帽”。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新华联、炼石航空多家公司即由*ST成功蜕变至不再被给予任何风险警示;ST全筑、ST佳沃、ST西钢等公司则由*ST调整为ST。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