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朱良志、刘桂荣、谷卿、王一楠共谈“中国艺术中的苏轼影迹”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3-09-17 21:00

8月26日下午15:00,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艺术中的苏轼影迹:《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新书分享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良志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所教授刘桂荣老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谷卿老师,本书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王一楠老师莅临活动现场。

王一楠老师从苏轼何以成为联结古今的文化纽带谈起。她认为,苏轼是一个“箭垛式人物”,他天才的创造力、曲折的经历、宽厚有趣的性格,使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而苏轼面对逆境所采取的人生态度,也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总能安慰到今天的我们。目前,关于苏轼的研究成果已非常丰硕,但对苏轼如何影响文人艺术的表达这一议题,却仍存在讨论空间。本书写作的初衷,也是希望在继续挖掘苏轼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苏轼图像谱系的系统化认识。作为描绘苏轼的艺术中最为醒目的图像,从北宋至今的近百幅赤壁图均与苏轼贬谪黄州后对赤壁的游览与书写有关,从而形成了“一时谪向黄州去,四海传为赤壁图”的独特艺术景观。也正是苏轼、赤壁与后来者参与的历史记忆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东坡赤壁”视觉文化包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世界。

作为本书作者王一楠的博士生导师,朱良志老师首先回忆了这本书的题目缘起。本书脱胎于王一楠的博士论文,第一次拿出来讨论的时候,大家就觉得这个题目令人眼前一亮,待到这本书最终呈现,“能由史的叙述追踪到一种精神的寻意,是非常有意思的”。朱良志老师还提到,哲学系毕业的学生去做艺术史的研究,首先要面对艺术作品,判断作品的真伪和流传情况。他评价王一楠在此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从乔仲常这样一个缺少记载的画家入手,辗转国内外,请教各路专家,最后能把握好《赤壁图》的线索,去剖析阐释,“从外在的观念方面的写作,真正走入到艺术史本身的研究”。朱良志老师认为,艺术史研究实际上也“必然要上升到精神观念”,不能失去对艺术本身的感觉,只把艺术当做证明历史的一个粗浅材料,甚至是不大可靠的材料。这本书的书写,其实就是透过“东坡赤壁”这个思路,去看苏轼对历史和人的存在的一种敏感的思考,进而观照我们自己的生命。朱良志老师说,苏轼在今天被描绘成一个乐观的、十项全能的苏轼,但这样一个“轻飘飘”的苏轼不是他最大的魅力,他身上有一种生命的质感,那种沉重的质感,是最真实的地方。而学问研究本身,最重要的也是增加人生的质感。

刘桂荣老师的发言接着朱良志老师对艺术史的讨论展开,她认为,《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这本书,“有一种一以贯之的强烈的艺术史的意识,并且贯穿到对以《赤壁图》为核心的思考阐释中去”。刘桂荣老师进而谈到艺术史的重新书写问题,她认为艺术史发展到现在,进入到“重写艺术史”的探究阶段,而《同绘赤壁》的写作可称得上是一个好的范例,此书虽从画史出发,但其包括诗词文赋和书画印等艺术形式,以及创作、鉴藏、师承、考证、文人交游等多种活动,是在以画为核心的“文化复合体”中去讲中国古代艺术史,从而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整体性,这样的艺术史便成为文化的记忆,关乎着当代,具有当代性;刘桂荣老师进而指出此书的哲学特质,可谓是图像哲学,作者以大生命的视域,通过苏轼的赤壁图像母题诠释出生命存在和意义的大问题,如艺术主体、时间本体、历史的形而上意识,以及生命的共在性等;最后,刘桂荣老师谈到作者的图像解读问题,认为作者对图像的细读、观看方式的多元融入、作者身份和读者身份的交融等具有启发性,生发了传统艺术的生命活力,强化了生命的深度观照。

谷卿老师认为《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是一本优秀的艺术史著作,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进入了大家所熟知的东坡世界,这本书引导读者去思考,赤壁这样一个符号化和概念化的对象,何以如此丰富和饱满,而这本书之所以被收入“新艺术史”丛书,它的“新”可以从以下三点来认识:首先,它多角度、多维度地讨论了人与景之间的关系,赤壁正是一个典型的人文景观,我们能够从书中提示的赤壁层累的历史感中,看到人与景的复杂互动;其次,它多角度地深度展示了图像记忆是如何形成的,赤壁由诸多的文本共同塑造,经过经典化和日常化的历程,最终成为我们共有的记忆;此外,《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之“新”,还体现在它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和理论建构,我们随之不断追问,“当后世不断模仿前人的赤壁主题的绘画、不断抽空它的叙事性之后,它成为一种主题、一种图式、一种纹样的时候,它的叙事性是否存在?”

三位老师从多个角度评价了《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使在座的读者对苏轼和与苏轼有关的艺术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读者们热情响应,不断向嘉宾们抛出精彩的问题,嘉宾们也做了专业和详细的解答,现场气氛火热。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将艺术中的苏东坡带给了读者,也展示了艺术史研究的一个新的范例,无论是大众读者,还是专业的研究人员,相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而苏轼旷达超迈的人生境界,也将持续滋养着当下的精神生活。

供稿:洛雅潇

来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