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前,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职工科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践中,因企业盲目开展创新活动,让部分职工陷入“被动创新”怪圈,还有一线职工因受自身文化水平、工作分工,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限制,导致出现专利申报及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提档升级,也让职工的创新热情受挫。(8月16日《工人日报》)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如此,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应当重视并扶持创新创造。创新驱动离不开全员参与,鼓励和激励企业员工成为创新主体,就能激活一江春水,在高涨的创新热情中让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成果迈上新台阶。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的一线职工在岗位上进行技术革新,给企业带来了“甜头”,因而不遗余力开展创新活动。按理说企业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员工创新是一件好事,企业创新作为整个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发挥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因地制宜出台科学而精准的举措,而是为创新而创新,盲目开展创新活动,要么采取一刀切的行政强迫方式,要么未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配套相应的政策,结果既没有让“主动创新”获得实际性支持,更让绝大多数员工陷入了“被动创新”的怪圈。
创新取决于多重主客观因素,在主观方面员工应有极强的创新意识,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才能激发源动力与主动性,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客观方面则取决于外部环境,如创新方向的前瞻性和可行性,政策支持的强弱和是否有提供了相应的平台。事实上,真正开展创新并不容易,面临着缺乏创新平台、支持力度有限、专利申报和成果转化难等多重桎梏。从某种意义讲,激活和支持创新就是解除桎梏的过程,解放的越彻底则创新的动力就越强,实际效果也就越好。
不过,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创新支持是一项极高的成本付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研发成本都是沉没成本,一旦投入研发,即使没研发出结果,或者研发出的结果不符合市场需求很难卖出去,研发成本都难以回收。因而,真正的创新是需要极大的时间、金钱、人力和智力投入,一方面要保证所有员工都有这方面的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能够提供平台、资金和环境保障,并出台相应的正向激励的措施,如此创新才有会深厚的基础,并有取得成功的可能。
企业需要将创新作为战略重点,就必须合理分配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更好地平衡创新成本和机会,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环境和机会,而不是各种套路化逼员工“被动创新”,如此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无以达到激活和引导“主动创新”的目的,还会因大量员工“被动创新”而影响了对企业的认同,让创新成为员工挥之不去的烦恼,也会让企业创新陷入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怪圈。比如有些企业未考虑到员工文化水平低,所从事岗位的技术含量不高等因素,让维修工人写创新成果方案,结果当事人难以胜任;还有一些企业的研发团队,让一线职工参与高技术含量的创新项目,结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后果。
创新创造是一个体系工程, 需要企业从宏观上决策,在微观落实上更要着眼于细,从方向确定、项目制定、团队搭建、人员培训、资源投入和要素保障等各个方面,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到每个点位和每个环节,继而实现人岗相适,让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能得到积极的发挥,尤其要注重用市场化的手段帮助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找“婆家”,助推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的建立完善,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只有让员工发明家实现了“名利双收”,破解了成果转化难的困局,员工创新才会真正春潮涌动,硕果累累。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