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入户消杀”,上海官媒发布了两则最新消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1 20:58

今天政知君关注的,是“入户消杀”。

最近,有两则新闻引起了政知君的关注。

一则来自江苏。

近期,一段江苏徐州睢宁县防疫人员入户消杀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网友质疑防疫人员将居民生活物品随意处置,消杀过程被指过于粗暴。

对此,徐州睢宁县宣传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是根据当地防疫政策,对阳性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住所进行终末消毒,“消杀全程录音录像,按专家指导意见结合消杀要求执行,冰箱内物品按要求处置,事后已为居民补偿食品及消毒礼包。”

另一则来自上海。

5月9日晚,网传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西成里进行强制入户消杀,引发居民群众担忧。

5月10日,黄浦区方面告诉澎湃新闻,是“在征询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可进行入户消杀”“具体消杀工作由专业机构开展”“绝对不存在破门入户等强制消杀行为”。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努力之后,上海疫情防控曙光已现,目前仍在开展清洁消杀攻坚行动。

在5月10日上午举行的发布会上,上海市环境整治消杀工作专班副组长、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金晨说,“开展入户消毒”是整个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

当时,金晨还提到,入户消毒针对的是阳性感染者家庭,但有一个例外。

对于老旧小区内存在厨卫合用的情况,如果阳性感染者与相邻周边住户共用厨房及卫生间,对与其共用厨房、卫生间的住户室内,也需要开展终末消毒。

其实,消杀工作已不是新鲜事,各地此前也有先例。

《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指出,“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

换句话说,“强制消毒”规定了一定的条件,一是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等”使用,二是阳性感染者“拒绝消毒处理”。

但除了关注法律依据,还要关注有没有必要、以及如何取得共识等问题。

政知君注意到,最近,上海官媒连续发布了两则消息,都与“入户消杀”有关。

5月10 日晚,上海《新闻夜线》采访了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泓冰。

“入户消毒,还需要关注科学依据”,李泓冰说,比如室内物体表面病毒能够存活多久?物传人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通过什么方式能杜绝?

政知君注意到,在1月22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物品表面,病毒在物品表面不会增殖,在常温条件下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

在3月22日的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回应“物传人”风险的提问时说,“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

李泓冰在接受采访时说,纸质印刷品或者干燥通风环境物品的喷杀消毒可能意义不是很大,也有媒体报道,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率是接触物品的1000倍。

“但是物品毕竟有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李泓冰说,“病毒在不同物品不同环境下能存活多久,上海的相关病毒学家来为大家做做这方面的科普,有这样的科学依据,才能够科学有效地去消杀”。

李泓冰还表示,对于采取让居民交钥匙这样的方法一定要慎之又慎。要让疫情防控更有效率,也更容易取得共识。

“比如,是否让居民使用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水自行消毒,并且录像为证,或者待居民返家后再入户消杀等。我们既要严防疫情传播,又要兼顾居民感受,依法依规,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不过,究竟能不能自行消毒?上海负责消杀的有关部门和专家也予以了回应。

5月11日,上观新闻发布了《入户消杀会损坏贵重物品吗?大家关心的话题,我们问了问消杀负责机构》。

针对“是否可以选择自行采取消毒剂、消毒设备消杀”的问题,官方的回应是“还是应当由专业消杀队伍完成”。

官方回应说,病家终末消毒是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目的是清除遗留在居室环境和各种物体上可能存活的病原体,给病家创造一个清洁安全的居住环境。

“消杀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消杀过程中对消毒剂配比、消毒器材选用、消毒时长、消毒点位以及个人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评估。且为了保证消毒效果,作业中须关闭窗户,在室内无人情况下开展消毒工作。消毒结束后要等60分钟后才能进入。因此,阳性感染者生活居住场所的消杀工作还是应当由专业消杀队伍完成。”

另外,上海相关部门和专家还提到:

“由社区所在的街镇、居委会组织工作人员与阳性感染者及家属沟通消杀工作,告知消毒工作必要性及注意事项,了解贵重物品等需要特别注意对象,争取他们对入户消毒作业的理解和配合。”

政知君注意到,日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杨浦区检查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推进情况时指出,要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及时回应群众意见,把防疫政策说清楚,把日常防护落到位,把急难愁盼解决好,进一步凝聚同心抗疫、夺取胜利的强大合力。

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同样是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  上观新闻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赵红信
校对/罗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