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架在空中的“蜘蛛网”电线入地后,古老朴素的白塔寺“露出”真容,住在这里的老街坊们顿时找到了记忆里的感觉。
像宫门口东西岔胡同这样的城市公共空间正悄然变身。设计师和居民坐在一起研究改造方案,用“绣花功夫”改变着家门口的环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已经征集了65个试点改造提升的公共空间,其中已有25个改造完成、27个获得批复正在实施,其余项目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老城“绣”出颜值与内涵
在宫门口东西岔胡同住了几十年的东女士记得,去年冬天,工人们大冷天都没停工,蹲在地上铺砖。很快,胡同里没了杂乱的电线杆,添了步道、门楼、中心小广场。抬头看,没有了“蜘蛛网”电线的遮挡,白塔寺显得更加素雅。
宫门口东西岔位于白塔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上为朝天宫山门御道,后居民在朝天宫遗址上修建房屋街巷,逐渐形成如今不规则的骨架和肌理。宫门口的南段分为东西两岔,南起阜成门内大街、北至安平巷,全长308米,整体成X形。
昨天,白塔寺旁东西岔胡同改造提升后全新亮相,红墙竹影、和谐有序
“过去,胡同里几乎每家店铺门口都停着两辆车,堵得水泄不通,一点都没有胡同该有的样子。”东女士说。
针对公共空间缺失、胡同停车杂乱、业态低端无序等问题,西城区在2020年正式启动东西岔胡同保护更新工作。实施主体华融金盈公司副总经理钱新鹏介绍,这次保护更新是以古朴精致、市井生活为目标,目的就是要重塑胡同老街、再现白塔古韵。
历史街区不能没了文化的魂。在方案设计和施工阶段,项目就邀请古建专家马炳坚、油饰大师李海先、民间砖雕非遗大师张彦等现场指导。改造方案对具有170多年历史的老门扇进行了保留;根据墙体现状,对西岔119号墙面采用老砖修复;尊重建筑风格,保留东岔9号、东岔35号的西洋门楼设计,最大程度保留历史痕迹和胡同文化。
关注居民最迫切需求
宫门口东西岔正是北京城市风貌变迁的缩影。近年来,北京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环境品质稳步提升,但中心城区、特别是老城区仍存在公共空间数量不足、功能单一、品质不高等问题。为此,本市启动了公共空间改造提升,以“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城市面貌全面提升。
公共空间建成什么样?谁说了算?从调研到设计,不少项目的设计师都一头扎进社区,深入了解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全市累计发动100余家设计单位、近百名城市责任规划师、近百所国内外高校以及相关专家参与项目研究和设计。
目前,65个项目中,崇雍大街、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八角街道腾退空间等25个设计精巧、群众满意的试点项目建成开放,有效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京张铁路遗址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宣武门地铁站点周边公共空间改造等27个项目已获批复正在加快实施;其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
“改造过程中,不片面追求宏大尺度、视觉效果和奢侈排场,更多关注老百姓的需求度、便利度和舒适度,更加注重与街区整体风貌的协调和统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党百年营造百个小微空间
如果说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改造是提升整个片区的环境,那光明西里小区西侧铁路沿线的一块“边角地”则是百姓家门口的“微更新”。
建成半个世纪之久的光明西里小区一直缺少居民活动空间。铁路线附近的700多平方米边角地,是四十多栋楼、约万名居民仅有的休憩之地。但这里景观单调,缺乏休闲设施,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今,经过设计师几个月的调研和征求意见,这里的改造方案已经敲定,即将在年底前迎来升级。
在此前65个公共空间项目试点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市发改委专门启动了“建党百年·服务百姓·营造属于您的百个公共空间”项目征集活动。425个百姓身边改造意愿强烈的“边角地”“畸零地”“裸露荒弃地”等小微空间被挖掘出来。
经筛选,100个小微公共空间项目被纳入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库,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予以支持,力争年内开工,部分项目年底前就能建成投用;未纳入市级试点的项目,由各区纳入区级项目库,通过自筹资金或吸引社会投资的方式同步组织实施,共同推进百姓身边的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这些项目重点关注12345热线上投诉率较高、居民改造意愿强的生活居住区,倡导微设计、微改造、微更新,小成本、高质量、精细化打造市民身边的小微城市公共空间。”上述负责人说。
文并摄/记者 曹政 和冠欣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