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宣布揭牌,81家上市公司集体敲钟上市。自今日起,中国境内资本市场第三家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张。
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先后发表致辞,三元基因、银河证券、工银瑞信相关负责人作为代表发言。
第一财经记者早间在北交所所在地金阳大厦看到,大楼正门上方“北京证券交易所”字牌已经装好,“北京证券交易所”白底蓝字的旗帜在旗杆顶端迎风飘扬,门口石牌仍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大楼一角的电子屏,红色背景映衬下“北京证券交易所”字样熠熠其上。
从宣布设立到正式开市,北交所仅用了74天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准备就绪,宣布开市,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前期的改革积累。
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与科创板初试注册制、创业板增量再尝试不同,北交所站在前述两个板块的丰富经验之上,可以在审核、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各个环节吸收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设计。同时,得益于新三板多年来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北交所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也将更加清晰。
中小企业“主阵地”
上午,81家公司在北交所集体“敲钟”,正式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
他们当中,有71家平移自精选层,是新三板发展八年多来遴选出的优秀代表。新增的10家企业也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企业,分别来自软件服务、汽车制造、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环境治理以及专业技术服务行业。
9月17日,北交所最受期待的改革内容——投资者准入门槛,对市场公布,明确个人投资者满足“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可参与交易,机构投资者不设置资金准入门槛。
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有210万投资者预约开通了北交所合格投资者权限。加上此前新三板的存量参与者,开市后合计可参与北交所交易的投资者超过400万户。
与沪深交易所相比,北交所有其独特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不过北交所更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内外部联动机制。
内部,北交所作为主阵地的“龙头”,发挥示范引领和“反哺”作用,激发整体市场活力;基础层、创新层是基础,承担规范培育功能,源源不断为北交所输送上市资源。外部,北交所设有转板机制,上市企业满足条件可向沪深交易所转板上市。
新三板从最初设立,就肩负着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使命。立于改革成果之上的北交所,将担负起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龙头”的责任,与全国股转系统一起,以更包容、更普惠的制度,探索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方案”。
对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言,中小企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无论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还是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中小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创新方面,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创造了80%以上的新产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推动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有4000多万家企业,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2万家,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金融市场在扩大中小企业服务覆盖面、缓解融资难等方面空间巨大、责任重大。
在此背景下,北交所应运而生。北交所宣布设立当日,证监会就明确坚守“一个定位”,即“北京证券交易所牢牢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阶段,提升制度包容性和精准性”。
注册制改革“新阵地”
北交所的诞生,正处于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由点及面”、从局部迈向全市场的关键进程中。自2013年改革启动至今,科创板和创业板在审核、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制度经验和实践经验。
截至今日,科创板上市公司354家,创业板1059家,新三板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13000家。
站在科创板、创业板的改革成果,以及新三板的发展经验之上,北交所幸运地拥有了丰富的“他山之石”。
根据规则,北交所上市公司将来自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上市条件较为包容,主要为“市值+盈利能力”/“成长性”/“研发能力”等四套标准。
同样,北交所实行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人须“讲清楚”,中介机构须“核清楚”,来保障投资者“看清楚”,交易所审核与证监会注册进行有序衔接,以压实发行人主体责任,推进各方归位尽责。
定价方面,北交所提供竞价发行、询价发行、定价发行,以更包容的定价制度,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交易方面,提供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多种交易方式。同时,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自次日起涨跌幅限制为30%。为防止异常冲击,设置稳价机制,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30%、60%时,临时停牌10分钟。
相较于新三板,将投资者资金准入门槛降至50万,大大增加了可参与北交所的合格投资者数量,为市场流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不仅如此,与科创板设立时相比,北交所面临的法治环境也已大大不同。
首先,新《证券法》2020年3月实施,从整体上改善了资本市场法律基础生态,同时,大幅提高了证券违法的处罚力度,确立了中国版集团诉讼制度,行政追责力度大大加强;其次,2021年3月,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降低入罪标准、提高犯罪刑期,证券犯罪的刑事追责力度加强。
在执法司法层面,证监会与公检法协同加强,继公安部设立证券犯罪侦查局派驻证监会办公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检察室也于今年9月宣布设立。另外,上海、北京先后设立金融法院,提升金融类案件审判效果。
今年7月,中办、国办首次联合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完善了中国特色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还宣布成立了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从近三个月的案件查处情况来看,违法犯罪打击力度远超以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版集团诉讼第一案“康美药业案”也于日前迎来一审宣判,5万多名投资者将有望获得超过20亿赔偿。这一案件落地,标志着集团诉讼从法条走向实践,意味着证券违法成本将再上一个“台阶”。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三十多年,有过突破,也有过坎坷。北交所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实行注册制只是开始,市场改革与发展必须永不停步。
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在投资者更加理性成熟、市场生态不断改善的今天,北交所承载着众多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更大发展的梦想,正式扬帆起航。
始于今日,成于坚持。祝好,北交所!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