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段时间,多地“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陆续浮出水面,围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作出系统安排,并明确一揽子量化指标支撑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尚未正式发文的地区也在紧锣密鼓征求意见。另据了解,全国层面的“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有望于近期印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中民养老规划院院长苏志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养老服务发展供需结构矛盾、城乡发展差异依然明显。“十四五”时期,应瞄准高质量发展方向,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日益丰富的养老服务需求。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此前在民政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建立养老服务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形成基本养老服务与非基本养老服务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近日,多地“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陆续浮出水面。其中,广州市提出,将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构建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规划提出了17个量化指标,包括2025年实现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街镇覆盖率100%、村居颐康服务站村居覆盖率100%、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率100%、有意愿的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覆盖率100%、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比例50%等。
杭州市提出,到2025年全面打造形成综合、整合、融合、可及的“大社区养老”新格局,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人人享有、人人可及,高水平建成“幸福养老”示范区。高品质、社区化、数智化、国际化的省会城市现代养老服务形象彰显。资金投入方面,稳步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山东省提出,推动未设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2025年年底前,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尚未正式发文的地区也在加紧推进。比如,《合肥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建成具有合肥特色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智慧养老为辅助、事业产业协同发展、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规范管理、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成都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初步形成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正向更深更广更准更有力的维度拓展。一是延伸养老服务触角,尤其是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扩大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二是在医养融合发展基础上,向康养、智慧养老等方向延伸;三是服务对象精准指向重度失能和需要全天候照护的群体;四是推进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以资金拉动市场,以制度规范服务。
全国层面的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有望加快出炉。根据《民政部2021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2021年,将按国务院有关要求配合做好“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各类规划的信息公开工作。民政部新闻发言人贾维周近日透露,三季度,民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苏志钢指出,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将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健康支持体系、繁荣老年消费市场、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详实安排,并明确一系列指标。
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重点。“要进一步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软环境和软实力,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探索多种模式的‘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完善和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形成比较完备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和推动机制。”苏志钢说。
他还建议,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五大实施方向,包括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养老服务比重水平;加大对养老金融工具的支持,推动建立国家级养老基金;提高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普及覆盖;加大养老产业统计分类国家标准实施;加大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推广和实施监管力度。
“下一步还要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例如,多地已开展家庭照护床位探索,医保报销或长期护理保险报销的政策应及时跟上。同时继续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推动广泛应用智慧养老技术,打造‘十五分钟服务圈’,为居民提供全方位、连续性、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张盈华建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