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中国文化之旅-2021探访云岭高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09 10:00 阅读量:71688

缘起:找寻与继承

经过历史沉淀的东西,保含着亘古不变的人类情感,可以是爱,可以是恨,可以是欢乐,可以是忧伤。比如,那张旧黄褶皱的相片上,也许你的爷爷还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而如今却传到了你的面前。

这会带给你很多……用眼睛、耳朵、身体,能从和它的接触中,获得一种不寻常的“感觉”。这就是,所谓文化的遗产,对它凝视,会激发人们打破时空的感受。就如同饱经风霜老人的眼睛,沉淀着某种深邃的光芒。 文化遗产就会等着你去揭开这种沧桑感。

IMG_7450.JPG

“BMW 中国文化之旅”15年来持续助力保护中国非遗文化,积极践行对中国社会“在中国,为中国”的坚定承诺,为“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

当我们准备上路,启动宝马汽车,电子仪表转起,仿佛听到时钟滴答滴答地作响。随着车子向前开动,周边世界由彩色进入黑白,再从黑白回到彩色。BMW中国文化之旅便开启了沿途的风景和时间的穿梭。

这原本厚重的文化历史,正不知不觉地被现代社会压缩得越来越单薄。我们与BMW的这次在地行走,便是去找寻那份失去的感觉,试图挽留我们本该倍加珍惜的一切。

IMG_7423.JPG

云南,在地图上就像个被揉皱的纸团,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每一个褶皱里都藏着,流传千古的风俗、技艺与文化。我们此程将共赴云岭高原体验多元繁荣的民族文化。

昆明:官渡古镇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便到了昆明的东南郊外,这里有个千年历史的官渡古镇。官渡原名“窝洞”,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又因作为重要渡口,官船停靠,成了交通要冲和往来集镇,便得名“官渡”。

这里曾经商贾云集,文化兴盛,高塔辉映,有五山、六寺、七阁、八庙和众多人文景观, 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文化建筑遗址。闲散信步此中,历史在争相地从石缝木纹中挤出,当地民众的腔调、风蚀斑驳的柱壁,传统文化穿梭其中。除了找寻精神文化的根,当地人到是更乐于到此逛庙子,官渡有土地庙、佛寺、清真寺和道观。

IMG_7451.JPG

进了官渡镇,径直穿过繁华地布满小食与器物的商业街,恍惚间抬头便是“妙湛寺金刚塔”。明朝落成,历经500年的沧桑,但风骨依旧,傲然耸立。这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一处砂石构筑的典型喇嘛式佛塔。有意思的是,站在塔边会听到不远处戏台上老人们悠然的腔调,一副时空交错的其乐融融。

而后便是古镇中那些用螺蛳壳和着粘土舂夯而成的院墙,最为引人注意,百年的土屋民居尚存,见证着渔村的历史。与文化建筑遗迹同样历经传承的,还有语言、工艺、礼仪与艺术等等,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物产成就一方文化。镇中可以探寻到人们原本赖以生存的古老技艺。

乌铜走银

清朝雍正年间,云南石屏一岳姓铜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将所戴金戒指落入所炼铜中,后来发现其所炼铜器乌黑如煤,遂在铜器表面錾刻花纹,嵌入银屑,制成了最早的乌铜走银。

IMG_7416.JPG

这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制作中的主要工具有风箱、熔炉、铁锤(大、小)、钳子、大小不一的錾子(錾刻花纹用)。

IMG_7429.JPG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一般要经过炼制乌铜、打坯、刻图案、走银、成型、抛光、焐黑等近20道工序。其中,将已熔化的白银溶液浇于乌铜表面所刻绘敏饰的凹槽中,此步骤温度控制非常关键,因为铜与银的熔点极为接近,仅为130度的差异,一旦温度控制不好,走银时乌铜可能同时熔化。这一步也是乌铜走银最关键的技术。

IMG_7405.JPG

IMG_7430.JPG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造型奇巧,制作工艺精湛,文化特色浓郁,因此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收藏价值。

官渡饵块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云南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作为民俗,饵块还是云南人过春节必吃的食物之一,可烧、可煮、可炒、可卤、可蒸、可炸。由于味美、易食等特点名扬四方,并逐步演变成为不分季节的美食。

IMG_7428.JPG

四百余年历史的昆明官渡饵块,因其手工舂制、口感细腻而闻名,曾一度带动地方的产业发展。手工饵块的制造技术技艺和过程十分讲究,全部由手工舂制,捏揉而成。需经过选米、泡米、蒸米、舂碓、揉捏、晾晒等多个环节才能成形。

IMG_7404.JPG

手工制作饵块,每一个都完整的保留了祖先遗传下来的古老的舂制气息和传统元素。

云子棋院

IMG_7407.JPG

“云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大瑰宝中重放异彩的“高原明珠”。曾作为唐代的贡品,云子作为文化遗产的身份更为浓厚。在《全唐文》中,晚唐傅梦求所写的《围棋赋》文,“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也就是说,云子是在云南熔炼烧制出来的。

IMG_7406.JPG

云子质地细腻如玉,色泽晶莹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云南围棋中的“云子”制作工艺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白子温润如玉,柔而不透,微有淡黄或淡绿之色。黑子则“仰视若碧玉,俯视落点漆”漆黑润泽,对光看,周围有一抹碧绿或宝蓝色光彩。如今的云子已经在国际交流中不可或缺。   

IMG_7426.JPG

古镇不止官渡,尤其云南散落在各地不少,大都保存完整,传达和继承着祖辈的文化。我们的下一站,便是要去苍山洱海之间,探寻白族的林林总总。

大理:喜洲古镇

由官渡到喜洲,一路尽是翠绿与碧蓝,去往记忆的滇藏茶马古道上,撞见的是这座有着一千多年白族历史的文化名镇。西倚巍峨苍山,东临湛蓝洱海,隋唐时期被称为“大厘城”,而今为喜洲镇。不禁感叹这竟是老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可惜了同行的年轻人也不知所谓。

从正义门一入喜洲,迎面便是两棵枝叶繁茂如盖的大青树,高约十二三米的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的象征,因此又把它称作“风水树”。我便在树下使劲沾了沾福气,抖擞了精神。一旁听着大本曲的老人说,这种树通常与戏台一起,组成了村民们的群体活动中心。

清晨起早,没去洱海边骑车。只是缓缓走在喜洲古镇青石铺筑的路上,游客还未聚群,商铺零散开张,此时徜徉在古镇温润的意境里,咬着香酥的玫瑰豆沙粑粑,在古意中感受到的是时间的恍惚,这恍惚似乎是听到了“阿妹梳头为哪桩”,而后便开心地笑出了声。

以四方街为中心的民居,白墙黛瓦。白墙素画,浸润着草木的青涩味道与丹青意境,檐角流泻下来的阳光,擦亮了朦胧的记忆。斑驳的青石墙壁中,印证了喜洲昔日的繁华。白族人视拥有一座漂亮、宽敞、舒适的民居为奋斗的目标和骄傲,所以古镇之中,那88院白族民居建筑,印证着古时白族人生活的丰足,也闪烁着白族建筑工艺的熠熠之光。

这些民居,大多是昔日喜洲商人“荣归故里”建造的。当年,它们是喜洲人的门面。也就是说,哪家的房子越漂亮,主人家在外面挣的钱就越多。我们便顺藤摸瓜去了大户人家,看最漂亮的白族民居。

严家民居

严子珍花费一生的光阴,凭借茶马古道的密匙,创立起“永昌祥”商号,创造了一个少数民族儒商的商业传奇。严老板清朝光绪32年。在喜洲古镇的中央,兴建了这座多个院落套连的深宅大院,便是如今的严家大院博物馆。

由于该处地理位置优越,就在“题名坊”的檐下,人群川流,我们便逃去了另一处严家后裔传承的典范:侯庐。这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白族建筑。

喜洲人,无论哪个,随口都会编排白族建筑的艺术风格。走过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一进四院,就看到由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 四个院,以“六合同春”和“走马串角楼”连贯成为一个整体。院落之间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

面向天井的门窗、板壁全部都是镂空的雕刻,房屋处处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绚丽多姿。在这家白族富贵的院中,我们体会了流传百年的白族小调与敬客礼仪。

大本曲

“一听弦堂三弦响,百姓脚底直发痒。”大本曲是白族人耳熟能详的曲调,很多人时不时还能哼上一两句。这是大理白族流传百年的民间小调。

IMG_7440.JPG

我们再院里细细玩味着三道茶,而堂屋里则摆上八仙桌,桌上摆唱本、惊堂木,唱者配以折扇坐左侧,弹者斜跨三弦琴坐右侧,一唱一弹,娓娓吟唱。这是传统大本曲演绎方式。身后还站立着两位青年,大概是在学习传承,也大概是为我们一行人推波助兴。

IMG_7437.JPG

传统大本曲更像“说书”,“说”的部分 “汉字白读”,“唱”的部分用白族语言。大本曲有“三腔九板十八调”,一个人可以唱多个角色来讲述一个完整故事。虽然语言难以听懂,但那强调的玩转悠长,煞是令人回味。

三道茶

谁道人生好滋味,一苦二甜三回味。大理白族三道茶,便是借茶喻世的独有茶道。听着大本曲,且喝三道茶。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敬客,这是一种高尚的礼仪。

IMG_7411.JPG

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清苦之茶”。

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

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

IMG_7410.JPG

 “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着人生的历程和真谛,“三道茶”的工夫就是让人体味人生的全过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扎染

IMG_7434.JPG

曲停茶毕,出了古镇,在喜洲还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叫周城。周城之美,不仅在于风光,也不仅是蝴蝶泉与那个凄婉动人的传说,更重要的是,这里总飘浮着一股灵秀与智巧交织而成的动感,一种牵动人内心的淳朴和厚实。 而这,又与随处可见的一块块蓝白相间的扎染布所营造的氛围不无关系。

IMG_7408.JPG

大理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扎染选用纯棉布、麻纱等为原料,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蓼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蓝靛溶液,其中板蓝根居多。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工序。加工主要有扎花、浸染、漂晾三道工序。

IMG_7409.JPG

由于在浸染过程中,花纹的边界受到染料浸润,图案产生自然晕纹,别有一番韵味。一行人都乐呵呵的主动参与,眼巴巴地等着自己扎好的棉布,经师傅晕染后打开的样子,不尽相同,却又都是历史留给当下的延续。

大理鹤庆:新华村

品了三道茶,回味了人生甜苦,滋味还在舌尖萦绕,便又上了路,去往一对仙鹤曾落脚栖息的景色。在大理和丽江之间的金沙江河谷,是一片开阔的平坝,远处群山连绵,天空白云朵朵,河谷间水草丰美,百鸟齐飞,这里座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大理州鹤庆县。

传说曾有一队仙鹤从天空飞过寻找栖息地,被此处景色吸引,就按下云头落脚,便有了鹤庆之名。据说鹤庆光有名姓的泉潭就有108处,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铺洒在美丽的鹤庆坝子。一行人登高下眺,最为瞩目的大概就是村旁的黑、白龙潭。

在鹤庆万亩草海边的凤凰山脚下,有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新华村。据说,这里的白族先人从唐南诏时期(公元八世纪)就开始制作和加工金银铜器。《鹤庆县志》记载,“屯军中有善冶炼和以铜、银加工器具者。村民又习之,诸技艺均能,世代传袭。”可以看出,距今有500年以上历史。

鹤庆银器

小锤敲出千年历史,如今走在新村斑驳的青石板上,仍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小锤敲击声,“家家有工坊,户户有银匠”,村上有银作坊八百余户,大小金银铺不可胜数。我们便深入新华村,找寻鹤庆银器名扬四海的源头。

IMG_7445.JPG

这个旧时有名的“小炉匠村”,曾经村民们,大多靠挑着担子走村串巷远走他乡打制银器谋生。他们如今大多都在新落成的银器艺术小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地游客前来旅行观光,购买银器,探访新华银器村灿烂的人文历史。

IMG_7444.JPG

了解银器的锻制,体会东方文化精髓,感受现代生活如何对于传统继承,我们大可从一把银壶的制作开始。现来到了李小白银器锻制技艺传承工坊。寻找敲敲打打的经典记忆与技艺。银壶圆润,和谐、圆满、均衡,是东方文化的精髓之一。由匠人双手一锤一錾,通过经典的古技法完成。精细,透出深深的人文关怀。手工中含有不可替代的情感表达,银壶经过温暖的双手、火热的心来制作完成,这是手工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IMG_7442.JPG

经过千年传承发展,心灵手巧的村民不断改进银器锻制技艺,创造出一件件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手工艺品,让“鹤川匠人”的美名蜚声海内外。小锤起落,敲打出鹤庆银器的璀璨文化,铸就了新华村“银都水乡”的美誉。

IMG_7412.JPG

如今通过对新华村银器手工艺加工的分析、研判、传承、整合、创新,确立了依托原生态村落石寨子(新华村的旧称),以“手工艺”为银器产品的灵魂,建成了新华村银饰产业小镇,将历史、民族、地理的文化遗产通过与现代艺术文化生活的结合,保护与继承下来。

缘续:再出发

一把银壶,承载着非遗手艺的传承与创新,想拿起就走,古老的记忆能否也跟着回家。我们在快节奏里与祖辈传承的品味渐行渐远,也和生养自己的土地割裂。心灵,无所适从;身体,居无定所。

IMG_7449.JPG

如今,恍然领悟,文化遗产那双沧桑的眼睛中,那快要溢出的焦虑和恋恋不舍。我们才第一次认识它的深邃所承载的意义。历经15年耕耘,“BMW 中国文化之旅”为“非遗走入现代生活”,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一种可持续、可复制的范式。我们便更加期待着第16个年头,再为中国的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努力。

文/北青-北京头条 高岳 

编辑/陈正忠

相关阅读
左手“诸事皆宜” 右手“茶境芬芳” 百工造物跨越山海 传颂中国文化新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8
2024“BMW中国文化之旅大运河保护公益项目”正式启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6
视界 | 伊朗大学举行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新华社 2024-03-08
聚焦 | 大运村里的中国文化热
新华社 2023-08-03
“BMW中国文化之旅传统手工艺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02
“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京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8
2022“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7
视界 | 曼谷举办“中国影像节”展映暨中国文化体验活动
新华社 2022-08-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