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从空军军医大学方面获悉:我国和我军著名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内科学奠基人、牙体牙髓病学和牙髓生物学的开拓者、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专业技术一级教授史俊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13日在西安逝世,享年101岁。
史俊南教授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空军军医大学”
公开资料显示,史俊南教授1919年9月16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40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本科,1948年毕业留校任教,1949年4月参加工作,1960年10月入伍,1980年12月入党。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一级教授、文职一级、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口腔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兼口腔医院口腔内科主任,兼任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日本明海大学客座教授等。
1951年至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军功章。1984年任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1996年、1998年分别荣获总后勤部“伯乐奖”和“一代名师”称号,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史俊南教授曾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组组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和老年口腔病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副省级城市口腔医学协作组组长,1991年创办我国口腔内科学专业期刊《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担任主编,还兼任《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常务委员,《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临床口腔医学杂志》《口腔医学纵横》《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特邀编委等。
空军军医大学方面介绍:史俊南教授一生潜心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取得一项又一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口腔医学的许多空白。1954年,他首创慢性根尖周炎并发皮肤窦道的保存治疗方法,改变了沿袭以前那种一律要拔除患牙的治疗方法。1987年,史俊南教授又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根管治疗术新理论,修正了国外盛行的要彻底扩大根管、彻底消毒根管和严密充填根管的传统理论。“七五”期间,他证实了牙髓病和尖周病是G-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而荚膜、膜泡和内毒素则是主要毒力因子。“八五”期间,他找出了免疫学反应在牙髓病、尖周病发病中起着特有作用的依据。进而建立起牙髓细胞、牙周膜细胞、牙囊细胞、牙乳头细胞和破骨细胞以及永生化人牙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等的体外培养模型,同时还进行了小鼠牙胚和下颌骨的体外培养。“九五”期间,史俊南教授和研究生们对发育生物学,牙齿特异性蛋白及其功能、牙髓损伤和修复以及相关口腔遗传病致病基因进行了重点研究。“十五”期间,史俊南教授等把研究重点放在干细胞和牙齿组织工程方面。相关研究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主编、参编了33本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他领导的实验室研制成功的新药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获得国家二类新药证书。1998年被陕西省学位委员会、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2000年西安市卫生局授予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称号。
史俊南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医疗实践和潜心研究,创造性地建立了牙髓学理论体系,提出了“发展牙髓学,向口腔医学科学迈进”的观点。他认为牙髓学应包括牙髓生物学、牙髓病和尖周病诊疗学、牙髓治疗学、牙髓学与相关专业或病症的关系等四部分,要求对牙髓病和尖周病的研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的这一观点,完全符合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正确趋势,更有利于本学科的健康发展。此外,他不辞辛苦,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应邀到国内27个省市的34个市、县讲学和办学习班80余次,介绍推广研究成果,有8000余人次的相关专业工作者聆听他的讲座。
史俊南教授一生严谨治学,辛勤育人,为我国、我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口腔医学人才,包括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42名,硕士研究生20名。他以博大的胸怀,把所掌握的知识、技术、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学生。他经常用自己的座右铭“不迷信古人洋人,坚决破除旧观念;要研究东方西方,努力创建新学派”来教导学生们。几十年来,史俊南教授培养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已遍及全军、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很多人已成为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
空军军医大学方面评价:史俊南教授一生大医精诚,仁心济世,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尊敬和爱戴的一代名医。在医疗技术上,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创新完善了牙髓学理论和技术,为成千上万的患者解除了疾患。退休后仍坚持在医、教、研工作一线,亲自参加科室疑难病症的讨论和院内外重大会诊。
史俊南教授一生襟怀坦荡,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集中展示了老一辈专家教授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编辑/陈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