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所有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尤其近些年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思想导致教育的“军备竞赛”越来越白热化,家长们也越来越焦虑。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或许这部正在热播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可以带给我们答案。导演周轶君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样有着和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的焦虑。她走访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寻找答案,最后回到中国,把别人家的经验用于实践。目前,本剧已经播出三期,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家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
第一站:日本,至高无上的集体主义
全世界人对于日本人的印象就是集体性、巨大的凝聚力和对细节到变态的完美追求。
位于东京的藤幼儿园,以独特的圆形设计远近闻名,四周是教室,中间是大大的操场,孩子们可以自由出入各个教室。房顶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环形坡,可以自由奔跑,也可以爬树,基本安全措施都已经做好了,不用担心孩子们受伤。
这里可以玩水,有时园长也会陪孩子们一起玩。还可以喂马、种菜、观察昆虫,老师们崇尚自然的力量,即使是剥洋葱也能成为一堂课。
但你以为这里没有规矩可就大错特错。日本人以做事细致,不给人添麻烦著称,老师们也会这样培养孩子。在教室门口,有鞋印的图案,提醒孩子们脱鞋后摆正;幼儿园水龙头也没有接水槽,忘记关就会直接流到地面上;教室的门也被设计成不能自动关闭,就是要养成孩子自觉关门的习惯……
在集体中,要学会和其他小伙伴分享快乐,主动帮助小伙伴,增强孩子们的同伴意识,强调大家在一起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时间长了,自觉、集体意识、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成了孩子们的一种惯性、本能。
当然,这种集体意识也造成了另一种弊端——霸凌。只要有人和集体不一样,他们就是奇怪的,是应该被排斥和抛弃的。日本社会也在逐渐反省,开始学着展现、包容不同的个性。
第二站:芬兰,高度的自由、平等。
如果你问芬兰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最近的一所。在芬兰,高度的社会福利和对于教育的重视,让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孩子,几乎可以享受到相同的教育。
不问家庭和出身,老师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老师之间也是平等的,连职称都没有。甚至老师和学生也要平等,所有学校的食堂都是同样的饮食标准,老师没有教师餐厅,任何人吃饭都要排队,没有人拥有特权。
连孩子与家长之间,也是平等的。北京人张宇飞在芬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一次辅导女儿数学,弹了女儿一下脑门,结果被老师报告给了儿童保护部门。
芬兰倡导“积极教育”,在老师眼里,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个优点可以是为人公正、有创造力、善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校避免了一切形式的竞争,老师们唯一的评估标准不是孩子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孩子在学习时的责任感。“我们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什么”老师们如是说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可以不擅长数理化,只要不违法,他们可以从事任何他们喜欢的职业,他们可以做办公室白领、律师、医生,也可以做清洁工、厨师、司机……
第三站:印度,在巨大贫富差距中寻找未来
印度和中国,大体相似,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巨大。因为贫穷,所以教育资源分配十分不均衡。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好的教育资源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改变。
在极其偏僻的卡拉卡提村,苏卡塔教授就利用互联网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人生。从1990年起,他就开始在贫穷地区安装电脑,他把这个项目称为“云中学校”。
刚开始接触电脑,孩子们会看动画片、打游戏,但如果想再深入,使用搜索引擎寻找他们想要的知识,就要学习英文。这就像魔法一样,让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始自我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因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均衡问题。
从改变自己开始,希望别人家的教育方式能带给你一些启示。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