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2025年“北京榜样·应急先锋”7月月榜人物日前发布,6位先进典型上榜。
刘海龙:廿载耕耘 奋楫笃行
刘海龙现任北京建工机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主管应急抢险工作。作为一名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刘海龙每年有近一半的时间深入项目一线,每到一处,他都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潜在风险。在他的严格要求下,7年来,机施集团所承建的工程项目从未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他常说:“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责任。”为此,他高度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新建立“安全积分制”,开展“安全之星”评选以及“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班组给予奖励,调动起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赵东雷:星光引路 生命至上
赵东雷现任北京市房山区星光救援队大队长,在近六年的公益救援生涯中,他年均带队执行山野、水域、车辆及大型机械救援任务达50余次。“23·7”极端强降雨期间,他带队连续奋战,协助转移受灾群众3000余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日常工作中,他积极创新研发,通过整合无人机侦测与三维地形建模技术,牵头开发出智能化救援指挥系统,提升了复杂环境下的搜救效率。今年,赵东雷组织开展乡镇及社区应急知识培训20余场、大雨备勤22次、车辆救援8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参与公益救援的初心。
宣万华:担当为盾 守护民生
宣万华现任北京市顺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急管理科科长。自2019年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以来,宣万华累计牵头处置各类食品药品突发事件143起,组织完成16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演练,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次,提高了市场监管领域应急工作水平。此外,作为市场监管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的科室牵头人,宣万华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一带一路”峰会、中非论坛、燕京啤酒节等69场大型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实现零差错、零事故目标。
宋焓章:管控风险 筑牢安全
宋焓章现任北京市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安全风险防控监督科科长,承担着市属水利工程安全监督工作的职责。他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执法监督向服务转变,与参建单位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助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作为一名水务人,宋焓章一直将工程度汛安全摆在重要位置,今年,宋焓章组织对工程各参建单位防汛工作进行综合检查,对永定河河道内的临时设施进行清退处置,将隐患提级督办处理,整改率达到100%。
史国旗:肩责如磐 共筑安澜
史国旗现任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坝河流域分公司技术助理,主要负责朝阳区北部区域防汛保障和抢险抢修工作,2019年至今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付的141处排水管网的应急抢险抢修和防汛保障任务。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不断积累经验,提出的“早、深、精”工作法以及“抽排示意+标识牌+布管路线标记”抽排抢险模式,有效提升了队伍抢险处突效率。
陈国宝:务实重行 尽职尽责
陈国宝现任北京市通州区河道事务中心副主任,投身水务事业二十载,他始终坚守在防汛应急管理一线,积极探索形成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防汛应急管理体系,为通州区防汛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和动力。多年来,他还深入基层,多渠道开展防汛宣传,筑牢群众安全防线。陈国宝深知防汛工作的重要性,每年汛前,他都会带队深入辖区每一处河流堤坝,进行全方位精细检查,不放过任何隐患,同时积极协调气象、电力、交通等各方力量,形成高效的联勤联动机制,凝聚起防汛合力。
2025年北京市“北京榜样·应急先锋”先进典型推选宣传活动自开展以来,涌现出了燃气工匠张文丰、援非医生郭伟、首都公路人扎西卓玛等先锋人物,他们像旗帜、似灯塔,指引着广大首都应急工作者向上向好,凝聚起守护首都安全的应急力量。
据了解,该活动由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开展(主办),旨在推进首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落实。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