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 | 高原民族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新华社 2020-06-23 19:15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当地村民参加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表演间隙制作羌绣制品(6月22日摄)。中国古羌城景区集羌文化传承保护、休闲体验、科普教育等于一体,吸纳贫困户、低保户等400余人在景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余元。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常年生活着藏族、羌族、回族、汉族等多个民族近百万人口。

近年来,底蕴深厚、文化多元的阿坝州开展民族曲艺、舞蹈、书法等特色课程进校园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起到传承、保护文化的作用。

与此同时,当地积极探索实践“传习所+农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模式,通过搭建多种非遗传习平台,培训当地百姓掌握相应技艺,并使他们从制作非遗作品和文创产品中获得收入。

2018年,阿坝州文化及相关产业产值为12.23亿元,占GDP比重为3.32%。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民族寄宿制小学的乡村少年宫,尕尔玛老师指导学生练习藏文书法(6月14日摄)。

6月14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莲宝叶则”演艺公司演职人员在表演传统曲种《折嘎》。折嘎是古老的曲种,如今被搬上舞台,并在演唱中加入了传递吉祥、赞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内容。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当地村民参加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表演(6月22日摄)。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村民学加在制作藏香(6月13日摄)。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的棒托石刻公园,石刻传习所所长班玛罗尔吾(左)在指导一名学员学习石刻技法(6月13日摄)。

6月18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城关小学内,羌族多声部民歌兴趣小组的学生们跟着老师一起跳羌族舞蹈《古折拿吧》。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诺尔央牦牛绒编制传习所,当地村民麦州带着5个月大的女儿在这里用传统技法手工制作牦牛绒制品(6月17日摄)。麦州曾是低保户,来到这里工作后每个月能赚3000多元。

摄影/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回顾|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游演
云南广播电视台 2025-05-03
西藏拉萨举办民族传统马术表演
中国新闻网 2025-03-02
文化中国行|璀璨鱼灯焕发新生机
新华社 2025-01-21
非遗过大年 | 璀璨鱼灯焕发新生机
新华社 2025-01-21
期待更多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光明日报 2024-11-05
报国寺古旧书市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北京日报 2024-03-18
福满京城春贺神州|冬游河北过大年,旅游焕发新生机!
北京时间 2024-02-03
“中国游戏影响力”调研结果发布,游戏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