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4月25日从江西新余市分宜县博物馆了解到,该馆工作人员近日在进行文物资源普查的过程中,在该县钤山镇田心村发现了8座清代的石桥,工作人员表示,能在一座村子中新发现这么多的清代石桥是比较少见的。
据新余市分宜县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8座石拱桥均分布在钤山镇田心村境内,横跨在施溪水上,流经枧背、江背、田心、道堎上、礼家陇和上施6个村小组,绵延长约10公里。随着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发展和现代交通的完善,这些石拱桥都处在交通的死角,有的掩藏于荒草杂树丛中,有的被封闭在人迹罕至的山径,“这些桥的体量都不太大,很多都已经被杂草盖住了,但是有一些村民比较熟悉,就会告诉我们。”
“我们村子水系比较发达,最近这些年很多年轻人都去外地工作了,所以村子的人口不多,大家平时也不太会留意这些桥,虽然都知道是从小时候就有,但是也没想着是什么古迹。”田心村村民霍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后来村干部说如果大家知道哪里有看上去比较老的桥就汇报一下,有专业人员会来考察,大家就把自己知道的桥都报了上去。”
经现场测量,这8座石拱桥均为单拱石桥,建筑风格一致,桥身由条石堆砌而成,其中两座石拱桥上刻有确切的修桥年代“嘉庆二十四年”和“道光辛卯年”等字样,还有的刻有蜈蚣、水牛等图案,工作人员断定,这8座石拱桥距今有上百年历史。
县博物馆馆长习小勤说,一般认定桥梁年代就是看它首先有没有铭文,如果有铭文的话,一般都按铭文记载,如果没有铭文,一般是会翻阅当地村民家谱,以及一些地方的史料,还有就是通过桥本身的结构、风格来断定,“能在一座村子里新发现这么多古桥还是比较少见的,未来会研究保护方案。”
【版权声明】本作品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垚
编辑/王天琪
校对/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