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鱼刺卡喉怎么办?急诊消化内镜如何做
大众医学 2020-03-06 10:30

疫情期间,不少患者需要行内镜诊疗手术,如消化道异物、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黄疸、消化道梗阻等急症。然而,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的情况下,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如防护不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事件。

在疫情期间,开展消化内镜诊疗属“高危”操作,如何在保护医患双方,避免接触感染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是目前消化内镜医师面临的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时强主治医师团队根据临床经验及实际情况,总结出疫情期间在急诊开展的胃镜、肠镜、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内镜诊疗项目和适应证的选择,患者的就诊、接诊流程,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急诊诊间及内镜清洗的要求等,相关论文于3月1日在线发表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月26日,内镜中心接诊了一位79岁的老奶奶。老人家20年前因食管肿瘤接受放疗,之后出现了食管狭窄。6天前,一块鱼骨卡在了她的食管里。由于鱼骨卡在患者食管狭窄段的下方,取异物难度大,老人此前辗转了2家医院就诊,均但未能成功取出鱼骨。倘若鱼骨再不取出,发生食管穿孔和感染的风险将大增,到时就只能做外科手术了。周平红教授在充分了解了老人及其家属没有疫情高发地区旅行史,也没有与疑似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史等情况,并做了相关检查后,决定为老人解除痛苦。异物取出手术非常顺利。为了让老人今后能够顺利进食,周教授还对老奶奶放疗后狭窄的食管做了扩张。术后第二天,老奶奶顺利出院。

周平红教授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内镜医师应认真学习国家制定的最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意见和行业学会建议,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严格把握急诊消化内镜诊疗适应证,严格按照疫情期间国家、行业和医院的诊疗流程,满足急诊患者内镜诊疗的需求。同时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自己医院的内镜水平和疾病特点,在急诊内镜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必要的内镜诊疗。

据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有24小时急诊内镜绿色通道,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也从未停止过诊治急诊患者。春节期间,坚守在一线的急诊内镜医护团队冒着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风险,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完成了近200例急诊内镜操作,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贪杯伤身,谨防上消化道出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31
体验胃肠镜痛点 寻找改进方法 无麻醉 广州医生给自己做胃肠镜
广州日报 2024-04-12
北京宣武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启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25
男子误吞鱼刺 一周后竟发现在肝动脉 华西医院专家取出鱼刺并在国际一流期刊撰文提醒
成都商报 2024-01-08
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全面开诊 急诊医技楼正式启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2
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二期下周五开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1
预防消化道早癌,这些您要了解
北京儿童医院妇儿中心 2023-09-06
消化道异物,这样处理更安全
健康中国 2023-08-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