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门头沟灾后恢复重建整体空间规划获批!109国道亮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9 09:45

1月18日,记者从门头沟获悉,《门头沟区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2023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市政府批准。《规划》围绕村庄安置重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综合防灾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等13个方面统筹谋划,标志着门头沟区全面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进入快车道。

构建空间新格局

《规划》中提出,未来,门头沟区将构建“一主一次,两带两翼,多脉联通”的空间新格局。其中“一主”为门头沟新城(城区),“一次”为斋堂镇中心区,“两带”为永定河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带与沿109国道区域协同发展带,“两翼”即新城-军庄至海淀山后、新城-潭柘寺至房山两条区域协同发展走廊,“多脉联通”则强调以沟域为基本单元。对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门头沟分局党组书记贾骥透露,将通过交通、能源和通信网络,打通深山区沟域内外联系。

“这一空间格局突出门头沟新城和斋堂镇在全区空间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凸显永定河、109国道历史文化与生态特色,强化救灾和生态通道的联通,体现与海淀区、房山区、石景山区联动发展思路。”他表示。

两道防线抵御洪涝灾害

针对全区未来防洪、抗灾需求,《规划》中提出,构建“西排东挡、环山截流、疏蓄联动”的防洪格局:“西排”是指西部山区以保障镇村防洪安全为主要任务,结合水库、塘坝、小流域治理,消能减势,蓄排结合,以排为主。“东挡”是指通过永定河右堤拦挡永定河过境洪水,保障新城防洪安全。“环山截流”即在环山建设区外围修建截洪沟截导坡面洪水,分段入河,消减坡面洪水威胁,保障环山建设区防洪安全。“疏蓄联动”即河道疏挖治理与蓄滞洪措施有机结合,实现区域防洪安全。

未来,门头沟区防洪将以“中灾正常、大灾可控、巨灾可救”为目标,构建以防灾体系和抗灾体系为第一道防线,救灾体系为第二道防线的山地城镇综合灾害防御体系。完善山区“三横五纵”、新城“七横三纵”的路网布局,打通与房山、昌平跨区域的大循环和山区—新城区域内小循环,形成互联互通的主辅生命廊道。

构建多源联网、分散应急供水网络,推进新城与中心城区供水管网联通,补齐新城排涝和雨污利用短板。推进供电线网由单联络向多联络转变,打造8个通信网络堡垒基站。高标准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平急两用”功能。

109国道沿线将形成5段特色景观

根据《规划》,门头沟区将以109国道沿线和永定河文化带作为带动山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引擎,构建“山、水、村、驿”4类景观系统、18大山水人文场景、78个特色景观节点,形成“新城—妙峰山段”“王平镇段”“雁翅镇段”“斋堂镇段”“清水镇段”等五段特色景观,将109国道沿线风貌打造成为让人“慢下来、静下来、爱起来”的全域风景道和京西生态文明窗口。

同时,依托农林特色资源,打造山区生态沟域样板,推进妙峰山镇苇甸沟、妙峰山沟(樱桃沟),斋堂镇爨柏沟、沿河城沟,王平镇韭园沟、王平沟,雁翅镇田庄沟,清水镇灵山沟、百花山沟、龙门涧沟等10条沟域旅游设施建设,打造10大主题沟域。

据了解,本次规划期限为2023年至2035年,其中一年近期目标为“安全兜得住、生活能恢复、服务有保障”;三年中期目标为生活有奔头、发展有动能、安全韧性强、生态环境优;远期目标为城乡统筹更全面、绿色转型更深入、空间格局更优化、服务保障更有力、山水魅力更彰显、人民生活更幸福。

供图/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门头沟分局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改造中!门头沟这三处公园将迎“大变身”
门头沟融媒 2024-05-04
提升安全服务骑游!延庆打造十大品牌骑行游线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17
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30
北京发布十大文旅科技融合年味儿活动,哪个是您过年新选择?
文旅北京微信公众号 2024-01-28
门头沟受灾村重建为何每户都留了朝向主街的门?揭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