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一板一眼学传统,小观众中秋假期首博画兔儿爷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9-21 13:41

穿上金盔甲,背插五彩旗,一笔一画粘上颜料,照着手机里的传统兔儿爷形象,仔细临摹;一只耳朵涂成柔嫩的桃粉色,一只耳朵是靓丽的玫瑰粉,衣服上再别出心裁地画上一颗星……中秋假期,首都博物馆举办“中秋拜月画兔爷”活动,邀请小观众为兔儿爷“穿”新衣,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在动手中学习和感受中秋佳节里的传统民俗。

“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请兔儿爷”。已经有400年历史的老北京兔儿爷,是老北京中秋节民俗的标志之一。一早,首博专为青少年打造的学习中心——读城悦空间里,有家长带着孩子等待活动开始。

10时,小观众们围坐在长桌前,为了防疫需要,每个人都保持间隔,家长们也都站在远处观看。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帮助下,小观众们一个个拿着画笔、聚精会神,天马行空地在兔爷儿身上创作。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原本穿着白色衣服的兔儿爷经过一双双巧手,变得俏皮可爱、别具一格。

“每年的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我们都会举办相关的民俗活动,希望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让青少年在博物馆里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首博工作人员闫晶晶介绍,考虑疫情防控需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在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分两场举办,地点选择在空间更开阔、空气流通性更好的读城悦空间,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要保持一米间隔,家长也要保持间距、减少聚集。“不同于以往的讲授方式,这次的活动更强调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通过直观的接触、体验民俗艺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兔儿爷是北京中秋节的特色之一。”观众刘先生特意带着6岁半的女儿到首博参观,体验画兔儿爷,他说,“孩子平时就喜欢画画,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既能让她体验传统的老北京文化,也能感受我的童年回忆。”

其实,首博还与多所中小学“牵手”,发挥资源优势,将丰富的文化讲解、展览教育等综合体验活动送进校园,同时开展小小志愿者讲解员的培训选拔,为中小学生搭建起感受传统文化的桥梁。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老北京的“自来白”与“自来红”月饼
史志北京 2023-10-04
历史|兔儿爷是如何从捣药小工变身中秋大神、嫦娥同事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30
沉浸式儿童剧《兔儿爷》启幕“绽放·启航”孵化计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视点 | 与“兔儿爷”互动 携手“绽放·启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做花灯、画兔儿爷 “花YOUNG邻里”国际青年社区嘉年华活动顺利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2
最新评论